![]() |
云陽網訊(記者 陳小婭)“我們這幾天在柑橘園除草、施肥,栽菊花。現在一年四季都有活兒干,光是務工都可以掙六七千元,還有柑橘的分紅。” 4月16日一大早,泥溪鎮泥溪社區貧困戶楊承記就來到社區柑橘園干農活了。不過,今天老楊管護的不是柑橘,而是在柑橘林間栽菊花。
![]() |
原來,社區的這8公頃柑橘是今年三月才栽下的,年內無法見到效益。利用這個空檔期,社區與云陽晚艷農業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在柑橘行間林下栽植金絲皇菊。巧妙的是,這種套種不但對柑橘沒有影響,還能實現“橘菊”共贏。泥溪社區扶貧第一書記梁萬琴介紹說:“第一個好處是可以節約土地資源,讓土地使用率達到最大化;第二就是我們種植菊花之后,柑橘樹下面雜草變少,節約了我們除草的勞動力支出;第三是種植菊花同時所施用的肥料營養會被柑橘一定程度吸收一些。”
![]() |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全市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泥溪向脫貧攻堅戰發起沖刺,向產業要效益,保群眾穩增收。泥溪社區通過與云陽縣晚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有“包菊苗、包肥料、包技術、包回收”這四重保障,農戶們因此有了很高的積極性。連日來,大家忙活在林間地頭,力爭月底完成前期栽植工作。該公司還從菊花種植歷史悠久、產業基礎更加牢固的堰坪鎮請來10名技術工人傳經送寶,確保菊苗種植技術過關。
![]() |
作為一項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菊花當年種、當年收。今年10月,該社區這8公頃套種的菊花可實現采摘,菊花通常每公頃產量在7500公斤左右,按保底價算,至少能實現36萬元的產值,這讓柑橘園原本的2年至3年見效縮短至1年。“我們現在是一份土地兩份收入,這兩塊收入都是壯大集體經濟的舉措,另外我們在平時種植柑橘和菊花管護過程中,可以吸納大約50人左右的勞動力來參與勞作,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貧困戶,也助推了我們泥溪社區的脫貧攻堅。”梁萬琴向記者介紹。
![]() |
據悉,泥溪社區另有黑木耳3.6萬段、柚子20公頃、金絲蜜棗23.3公頃,柑橘和菊花的雙贏將對前幾項產業形成重要補充,確保農戶收入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