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和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20余萬名
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我市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基礎性戰役來謀劃、作為底線性任務來推動、作為標志性指標來完成,全面補齊實現穩定脫貧的短板弱項
市委市政府定向部署,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兩不愁三保障”工作
22位市領導開展蹲點“促改督戰”行動
20余萬名干部開展“訪深貧、促整改、督攻堅”活動
2、聚焦18個深度貧困鄉鎮定點包干,不斷啃下硬骨頭
22810人
陳敏爾書記、唐良智市長親力親為、以上率下,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2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20次、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9次。22位市領導開展蹲點“促改督戰”行動。20余萬干部開展“訪深貧、促整改、督攻堅”活動
2019年底,18個深度貧困鄉鎮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2810人,實現85個貧困村整村銷號
3、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動態清零
5155個
全面掌握情況
去年初,我市組織20余萬干部先后開展4輪排查摸底、2次脫貧攻堅“回頭看”,全面動態掌握“兩不愁三保障”情況,納入扶貧大數據平臺管理,掛單銷號、明碼結賬
突出問題全面銷號
共摸排出5155個問題。去年年底,5155個“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部銷號
4、讓每一個貧困人口吃穿不愁
鎖定解決“兩不愁”重點
去年以來,我市將解決“兩不愁”的重點鎖定為發展長效扶貧產業,完善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加強就業轉移,開展消費扶貧,穩定增加收入,確保每一個貧困人口吃穿不愁
激發內生動力
■緊扣“精準”方略
■突出“產業”帶動
■構建“聯結”機制
■強化“績效”管理
■改變過去簡單給錢給物、直接補助的做法
■探索財政扶貧資金“改補為獎、改補為貸、改補為借、改補為股、改補為酬”
■豐富扶貧資金精準到戶方式
■放大財政資金杠桿作用
■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5、不讓一個學生因貧輟學
37.59萬人次
構建“1+N”聯控聯保責任體系
當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37.59萬人次,落實資助資金9.79億元
實施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等項目
■2019年錄取貧困區縣、農村地區考生4048名
■招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本科醫學生150名
■通過“三區支教”計劃、“特崗教師”計劃補充教師1001名,定向培養農村小學全科教師1510名、學前教育公費師范生516名
6、讓貧困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96.96%
推進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對口支援
建立多重醫療保障體系
■傾斜報銷惠及貧困人口124.35萬人次
■實施大病專項救治5.8萬人
■落實慢病簽約服務管理18.09萬人
■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率、家庭醫生慢病簽約服務管理率、重病兜底保障率分別達到100%
全面實施分級診療、“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后付費”
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率達96.96%
7、讓貧困群眾住上安全住房
3.88萬戶
■2019年,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等級鑒定84.8萬戶
■下達貧困區縣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4.71億元
■累計完成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3.88萬戶
8、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338萬人
加快推進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
■2019年完成工程投資15.02億元,受益人口338萬人
■開工建設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項目2695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7.5%,自來水普及率達80.5%
9、實現所有貧困縣摘帽、貧困村出列
14+4+33
截至今年2月,全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和4個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2019年33個貧困村、11.44萬貧困人口脫貧,動態識別的185.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182.6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12%
10、推動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
6個
動態監測機制
持續幫扶機制
“志智”雙扶機制
扶貧項目運管機制
社會力量幫扶機制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機制
本版文字由記者顏安整理
資料來源:市扶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