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1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重慶醫療隊醫生正在為最后一位即將出院的患者查看肺片,講述病情恢復過程。
本組圖片由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記者謝智強攝
![]() |
3月18日,重慶醫療隊醫生正在為即將出院的患者換上隔離服。
![]() |
3月17日,武漢市第一醫院,一名即將出院的患者展示他寫給重慶醫療隊的感謝信。
數讀重慶支援武漢醫療隊戰績
截至三月二十六日
3002人
■重慶市支援武漢醫療隊管理病人全部實現清零
■累計管理患者3002人
■護理患者2220人
■出院1397人
15次
■國家衛生健康委15次刊發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武漢)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
截至三月二十一日
236人次
■為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咨詢服務236人次
■響應病區聯絡會診62次
■為患者進行心理干預101人次
5015人次
■累計培訓醫療隊和當地醫護人員5015人次
492條
■累計收到感謝信167封,以及感謝短信、視頻等492條
數據來源:市衛健委
白衣執甲入荊楚,今朝載譽返巴渝。
3月29日,重慶市第三批、第八批、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來自30家醫療衛生機構的313名隊員平安返渝。這是重慶市支援湖北抗擊疫情最后一批醫療隊員返渝。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重慶市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抽調815名重癥、感染、呼吸、感控、心理援助等方面的精兵強將奔赴武漢。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中”。815名醫療隊員從1月28日抵達武漢,整整60天戰“疫”,體現了“共飲一江水,渝鄂心連心”的濃濃手足之情。
815名醫護人員“逆行”
“爸媽,我回重慶了。你們多保重。”3月28日,離開武漢的前一天,第八批醫療隊隊員蔡佳與在武漢硚口區的父母告別。
42歲的蔡佳,是一位湖北籍重慶醫生,曾在武漢大學度過11年求學時光。
“父母、哥哥都在武漢。我該回來幫忙。”2月12日,重醫附一院接到馳援武漢的命令,蔡佳第一時間報了名。
對很多重慶醫療隊隊員來說,來武漢支援,就是回家。“我的老師、同學都奮戰在一線。”第十四批醫療隊隊員鄭兆斌是湖北荊門人,從武漢大學碩士畢業,已在長壽區人民醫院工作16年,“我請戰了3次,終于來了!”
“如果重返江城,我會給兩個女兒講述這里發生的故事。”九龍坡區人民醫院醫生趙靜和丈夫都曾在華中科技大學度過一年求學生涯。雖然小女兒才四個月大,但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參戰。
對于更多的重慶醫療隊隊員來說,他們也許與武漢交集不多。但,總有一種牽掛無時不在。
數據顯示,自1月28日開始,重慶市先后派出9批醫療隊、815名隊員從重慶馳援武漢。
“各醫院、醫療機構均派出強大陣容,精銳盡出。”第三批醫療隊領隊、市衛健委發展規劃處處長王世純表示,重慶市派出的醫療隊涵蓋重癥、呼吸、感染、腎病、心血管、中醫、心理等多個專業,正高、副高、博士所占比重較高,護理團隊也非常強大。
重癥醫學科人員打下一場場“硬仗”
重癥醫學科,是抗擊新冠肺炎的“橋頭堡”,打下一場場“硬仗”。
第三批醫療隊是重慶醫療隊在武漢戰斗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這支醫療隊(后增補第七批醫療隊隊員26人,共146名隊員)由27家醫療單位組成,于2月2日抵達武漢,整體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第12、13兩個重癥病區。
3月26日,第三批醫療隊所負責的病區“清零”,累計救治患者126名,治愈出院95名,轉出16名。最后21位病人出(轉)院中,年齡最大的出院患者劉華(化名)95歲。這名患者是重慶醫療隊在武漢治愈的年齡最大的患者。
“如果不是團隊的精心護理,爸爸不會轉危為安。”老人出院時,他的女兒留下感動的淚水。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共有來自全國的10支醫療隊,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這里創下5個“第一”:在重病區建立臨時ICU救治危重患者、實施ECMO(俗稱“人工肺”),針對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危機干預、采用中藥煎劑治療新冠肺炎、針對患者開展肺康復訓練。
這支163人的醫療隊于2月13日深夜抵達武漢市硚口區。由于救治任務重,第二天,國家衛健委便要求醫療隊進駐醫院工作。14日晚,46名醫生、護士(其中黨員38名)組成的“先鋒隊”首批進入病區。3個小時內便收治70名患者,所有病床全滿,其中年齡大、基礎疾病多的重癥患者占多數。
“武漢人民以命相托,我們必全力以赴。”醫療隊副領隊周發春說,醫療隊針對重癥及危重病人進行專人專護、一人一策,在科學救治、精準施策上苦下功夫。
2月26日,第八批醫療隊與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為一名71歲的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實施ECMO治療。這是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在武漢實施的首例體外膜肺治療。
簡單地說,體外膜肺就是在患者體外再安裝一個“人工心肺”。難度高、風險大、操作復雜……歷時數小時,團隊與死神賽跑,為下一步治療爭取了時間。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第三批醫療隊根據國家診療指南實時調整治療方案,如采用血液凈化術挽救危重病人等,取得顯著療效。隊里56歲的杜先智,是31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第三批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但在對危重患者實施氣管切開手術時,老杜沖鋒在前做主刀醫生。“我是黨員,我先上!”老杜說,“江渝一家親,他們都是我們的家人、親人。”目前,這些經高難度手術或先進手段治療的患者,病情均好轉。
第十二、十四批醫療隊是兩支醫療隊合二為一的一支隊伍,共318人。這支隊伍先后負責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的第12、14、15三個重癥病區和ICU,是重慶市醫療隊在武漢唯一承接了ICU病區的醫療隊。醫療隊在ICU病區派出27名醫生、117名護士的強大陣容,對病人實施有創機械通氣、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穿刺置管等治療方式,經過團隊精心的治療和護理,ICU病區累計管理病人31例,轉入普通病區21人。
“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清一色的上下床,整齊排列;下面睡人,上面放東西,按英文字母分區編號。類似野戰醫院的方艙醫院,在發揮“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以及隔離傳染源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重慶市第四批、第九批醫療隊主要在方艙醫院工作。第四批醫療隊又名重慶市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共39人,他們先后轉戰東西湖方艙和沌口方艙,“哪里有困難,就往哪里上”。
第九批醫療隊在沌口方艙醫院管理床位數最多的第三病區,累計收治216名患者,治愈出院161人,轉出55人。
打太極、練八段錦、合唱……在沌口方艙醫院,為讓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在治療病人身體的同時,還開展不少有益身心的活動。不少患者出院時紛紛表示感謝:“熱干面歡迎重慶小面!”“武大櫻花歡迎重慶小姐姐!”
“待我們比親人還親!就像一家人。”患者劉青(化名)說,重慶醫療隊做了太多讓人感動的事情。
“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好的心態對于病情好轉非常重要。”第四批醫療隊隊員、重醫附一院急診科護士齊建偉是90后大男孩。他是湖北荊門人。
方艙里,有位姑娘神情憂郁,一直很沉默。“她跟我一樣,是90后,父親因為新冠肺炎去世了。”齊建偉便從網上學會疊千紙鶴,寫上祝福語送給那位姑娘。還有位轉去金銀潭醫院的患者,齊建偉也堅持每天為他疊一個千紙鶴,直到他出院。
“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是很多醫療隊護理人員聽得最多的話。重慶市第二批醫療隊只有15人,卻獲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他(她)們從2月1日開始進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直至3月下旬離開武漢,累計護理患者6292人次。
音樂療法、中醫治療、心理干預等,也是重慶醫療隊的特色。如第八批醫療隊牽頭武漢市第一醫院及10支國家醫療隊,組建“圓夢心理睡眠聯合干預工作組”,在武漢市成立首家“陽光醫院”,醫療隊聯合武漢市第一醫院和其它國家醫療隊成了心理干預小組,完成上百例一對一的心理治療和數十例心理危機干預。
重慶市第十六批醫療隊共30名隊員,是國家第二批心理救援隊組成部分。該醫療隊分布到武漢市肺科醫院等5所醫院,利用熱門平臺、創新科普形式,對患者、醫務人員等進行科普宣傳,提供心理干預支持,保障醫務人員身心安全。
“小面姑娘把你們想要的武漢交還”
“昨天得知將要撤離的消息,有點遺憾。疫情不散,我不撤。請戰理由如下:……”這是3月18日,第三批醫療隊90后隊員肖亞在得知醫療隊將于月底撤離后寫下的請戰書。
事實上,在即將離開這座大家為之拼過命的城市前,不少醫療隊和隊員都寫下繼續戰斗的請愿書。
3月21日,原本是重慶市第八批醫療隊返回家鄉的日子。但是,根據疫情防控的情況,需要醫療隊留下。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與全體隊員寫下“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請戰書,在本該回家的日子,再次“逆行”。
第四批醫療隊曾三次寫下請戰書。領隊鈕柏琳介紹,第一次是首次進東西湖方艙工作時,醫療隊18名黨員寫下請戰書,請求第一批進艙;第二次是醫療隊在完成東西湖方艙的工作后,醫療隊請戰用已有經驗去支援新的方艙醫院,并在從東西湖方艙撤出的當天就投入沌口方艙的工作;第三次是3月14日,隨著沌口方艙休艙,醫療隊的工作暫告一段落,于駐地休息待命時再次寫下請戰書上前線。
3月下旬,當各省市醫療隊有序撤離武漢市中心醫院時,重慶市第十二、十四批醫療隊卻主動要求留下來,“能多做一天就多做一天,能讓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多休息一下,就多幫一點。”領隊陳勇這樣說。
醫護人員的付出,也得到武漢人民深深的感謝。
“有一天,護送一位爺爺出院到電梯口的時候,他原本往前的步伐突然停下來,然后轉身,向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來自大足區人民醫院的90后隊員唐悅立即落淚,“平凡的崗位也能收獲不平凡。我收獲了生命的價值、職業的榮譽、內心的豐盈。”
當雙手接過患者送來的錦旗、當手捧一封封真摯的感謝信………重慶醫療隊的隊員們無不淚流滿面。
與眾多武漢市民寫下的感謝信相對應的,是許多醫療隊員寫給武漢的信件、詩歌:“在這30天里,我和我的戰友們奮斗在此地,同你的人民肩并肩站在一起,誓要打贏這一場保衛你的戰役。”
“再見了!武漢。重慶小面離開了,勇敢而善良的熱干面,終究把小面姑娘還回了重慶,小面姑娘也把你們想要的武漢,還給你們。”
來自市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6日,重慶市支援武漢醫療隊管理病人全部實現清零,圓滿完成醫療救治援助任務,醫護人員開始進行休整。累計管理患者3002人(其中重癥274人,危重癥81人),護理患者2220人,出院1397人。國家衛生健康委15次刊發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武漢)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截至3月21日,查床巡診覆蓋所有病患,為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咨詢服務236人次,響應病區聯絡會診62次,為患者進行心理干預101人次;累計培訓醫療隊和當地醫護人員5015人次。累計收到感謝信167封,以及感謝短信、感謝視頻等492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