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陽網訊(記者 何競嘉 付驁)“帶你們去看看我們村的茶樹,又長高了許多。”日前,盤龍街道騰龍村黨支部書記何林熱情地邀約大家一同去村里的茶葉基地走走看看。
臨近茶園,山間微風吹拂過臉頰,隱約聽到歡快的勞作聲。只見幾名群眾麻利地操作著手里的工具,清理雜草,茶樹苗漸漸顯露出來,青翠誘人。
![]() |
騰龍村多為丘陵地形,半山半圩。以前,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水稻與玉米等傳統農作物,青壯年村民以外出務工為主。去年,經多次考察論證,騰龍村做起了“茶文章”,引進重慶市江龍茶業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轉了10公頃荒地,栽種了黃金芽、安吉白茶和鄂茶10號等優質茶葉品種。
“半年多以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經過一番努力才有現在的模樣。”望著漫山的茶樹,重慶市江龍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蕓說,“我們根據這里的土壤環境和天氣,請了相關專家來檢測之后才開始選種三個品種的茶葉,預計三年后可以投產。”
![]() |
種茶樹,管護是關鍵。3年要見成效,期間需要大量用工。據悉,茶園在用工上整合了騰龍、旺龍、金龍、帽合四個村的勞動力,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魏蕓介紹,茶樹一年要進行兩次鋤草施肥及其他管護工作,務工費以每天80至100元計算,既能讓村民就近務工增加收入,又能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有效帶動村民一同發展。
“現在我們村變化很大,路通了,路燈亮了。我從去年在茶園里干小工,一年下來能掙六七千元,比種莊稼要更劃算。”茶園里,正在和村民一起干活的貧困戶譚漢國告訴記者,在家門口有事做,有活干,讓他感到很充實。
荒山變茶山,10公頃茶園將騰龍村的山坡渲染得猶如人間仙境。村民們誰都未曾想到,以前的撂荒地如今成了大家的致富園。
“茶園項目前景廣大,3年后進入豐產期,通過茶園項目的建設,有效利用了閑置的荒山。如今村里有了特色產業,村民又多了一份脫貧增收的希望。”何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