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陽網訊(記者 陳愛玲)3月23日,泥溪鎮桐林社區香菇生產基地里,工人們正在為今年的香菇生產忙碌著。
![]() |
機器轟鳴、挖車穿梭,如山的青杠木屑經過大型裝袋機的攪拌加工,從出口管道流出。基地里的10余名工人正麻利地在裝袋機流水線上操作著。流水線上一共3個工位,每個工位由3名工人操作,其中1名工人在管口套上塑料袋,1名工人取袋,1名工人用扎口機將裝好的袋料封口,不到5秒鐘,一袋香菇菌料就完成了。
“我們于2月11日復工,招收的工人都是周邊的村民,現在每天工人要裝菌料1萬袋左右。”俊祥香菇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俊說,裝袋完成后,還要進行滅菌、點種等工序,生產過程要持續到4月初。
“香菇種植一年一周期,收益見效快,再加上泥溪鎮盛產青杠木,可以就地取材,青杠木屑培植的香菇香氣格外濃郁。”泥溪鎮副鎮長李濟生向記者介紹道。自2017年8月泥溪鎮被確定為市級深度貧困鎮以來,該鎮把培育產業作為解決深度貧困難題的重要抓手。同年12月,該鎮采取社區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建設泥溪鎮桐林社區香菇產業園,通過集中生產,擴大香菇種植產業規模,以入股和務工的形式,帶動當地村民增收。
李濟生說:“以前泥溪鎮香菇一直是散戶種植,產量較低,通過集中種植后,不僅擴大了規模,還解決了部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
![]() |
2018年,香菇產業園投產,當年年產量達到10萬袋。2019年初,由于技術更加成熟,該基地又引進了攪拌機、裝袋機、滅菌機等機器設備,實現自動化裝袋操作,裝袋速度是原來半自動化裝袋的3倍。去年該產業園年產量達到30萬袋,香菇產量達20余萬公斤。不僅如此,香菇產業園的建成投產還直接帶動桐林社區63戶貧困戶增收,解決社區剩余勞動力40余人。
目前,桐林社區香菇產業園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有菇棚45個,今年將發展袋料香菇40萬袋,社區集體經濟純收入預計增收30萬元。
![]() |
![]() |
隨著規模的擴大,不少村民決定就在家門口就業。“之前我一直在外面打工,現在村里發展了產業,我來這做工,每月能掙近3000元。”貧困戶于海返鄉后,一直在桐林社區香菇產業園里灌裝菌袋。他認為在基地做工離家近,方便照顧家人,是件好事情。
下一步,泥溪鎮還將打造自己的香菇品牌,同時打造產業融合園,對香菇產品進行深加工,從而提升產品的銷售價值,鞏固脫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