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鈞,化名石磊,1916年3月出生于云陽縣太平鄉(今泥溪鎮)鄭家山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庭,弟妹4人。初入私塾讀孔孟之書,繼而進云陽縣立初級中學(今云陽中學)學習。1935年考入省立萬縣師范學校,與彭詠梧同學。他被學校濃厚的革命氣氛所吸引,在進步師生的影響下,閱讀進步書刊,思想逐漸進步。七七事件爆發后,萬師整個校園抗日救亡浪潮洶涌澎湃。石文鈞懷著滿腔愛國熱情,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抗日救國活動。他和同學們一道上街貼標語、呼口號。在學校黨組織的領導下,有力地反擊了大叛徒葉青在萬師的反動宣傳,打退了國民黨反動派向學校進步力量的進攻。1938年,石文鈞在萬縣師范畢業后,回云陽縣太平鄉私立楊氏族學任教。他一邊教學生知識,一邊領導學生積極宣傳、參加抗日。此后,在云陽西城小學、城關小學等地任教。后以務商為名,往返于重慶、貴陽等地進行地下活動。
1947年初,黨中央發出關于在蔣管區開展農村武裝游擊斗爭的指示后,中共川東黨組織賡即著手醞釀武裝斗爭。劉孟伉根據黨的指示回到七曜山區,積極進行武裝斗爭的準備。七曜山位于川鄂兩省邊境,下川東長江南岸,它包括四川云陽、萬縣、奉節、石柱和湖北利川五縣邊境的廣大地區,方圓數百里。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森林茂密,地形復雜,有利于開展游擊斗爭。石文鈞受劉孟伉的派遣,在七曜山區秘密聯絡農民,積極組建黨的游擊武裝。他遵照黨的指示,在萬縣白土鄉,利川縣太平鄉,云陽縣云龍、清水、曜靈等地,利用宗族、親戚,朋友、師生等關系,走村串戶,攀親結友,四處活動,廣泛接觸,與貧苦的山民朝夕相處,打成一片,深入細致地發動和組織群眾。他耐心地對山民講解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熱情地宣傳解放戰爭的勝利形勢,憤怒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滔天罪行,循循善誘地指明團結斗爭的方向。不久,石文鈞就贏得了山民們的信任和愛戴,群眾尊敬地稱他“石先生”,都愿意找他聊天。
在一次集會上,“鄉親們,我們一年辛辛苦苦忙到頭,吃的卻是照得見人影子的清湯湯,穿的卻是望得見肉的襟襟綹綹;而地主老財成天操起手玩,卻吃的是油,穿的是綢!這是為什么!?”石文鈞越說越激憤,“這是因為我們的勞動果實,被這些狼心狗肺的家伙霸占去了!刀把子捏在他們手里,我們窮人就只能是菜板上的一塊肉,任隨他們宰割!”石文鈞看到山民們的情緒被激勵起來了,就因勢利導地說:“鄉親們,難道我們就心甘情愿地忍受紳糧老板的壓迫和剝削嗎?我們要緊緊地團結在一起,齊心協力地同地主惡霸進行斗爭!從他們手里把刀把子奪過來,建立我們窮人當家做主的政府。到那時,我們窮人就翻身做主人了,就會過上有吃有穿,自由幸福的舒心日子了?!笔拟x接著說:“我們山里人不是興搞這個會,那個會嗎? 我們何不來組織個‘鋪蓋會’呢?把周圍團轉的窮苦兄弟團結起來,捆在一起,抱成一團,大家才有個照應,眾人有難眾人幫!”石文鈞的一席話,撥動了山民們的心弦,驅散了山民們心頭上的陰霾。
在石文鈞、黃緒鼎等的發動和組織下,云陽太平鄉,萬縣白土鄉,利川太平鄉等地的“鋪蓋會”,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了。從一二十人發展到百多人。這些人對國民黨的腐敗政權和罪惡的社會制度怨聲載道,對土豪劣紳的巧取豪奪深惡痛絕,其中大多數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漢子。
“鋪蓋會”的力量一天天地發展壯大,山民們的腰桿也一天天地硬挺起來了,石文鈞、黃緒鼎就帶領他們開展了抗丁、抗糧、抗捐稅的斗爭,發動和組織山民們懲治土豪劣紳,并在斗爭中培養積極分子,挑選骨干分子參加游擊隊,到5月底,他就發展游擊隊員2O多人。
1947年農歷5月13日,石文鈞、黃緒鼎等把游擊隊組建起來后,當即把隊伍帶到萬縣白土鄉把東寺。在這里,他們開會專門研究了如何調查敵偽鄉保武裝,奪取敵人武器彈藥,以及開展武裝斗爭方式等問題。會上,大家決定首先奪取白土鄉原鄉長黃佐中所掌握的槍支彈藥,以擴大游擊隊的武器彈藥。
黃佐中是白土鄉最大的地主,每年收租谷八百余石,桐油二百多擔,生漆三四十擔。他仗持權勢,肆意拉丁派款,殘酷地盤剝百姓,弄得鄉民們民怨鼎沸。他與新任鄉長黃樹仁矛盾重重,私怨深沉,彼此都在尋機整治對方。石文鈞、黃緒鼎、方欽若等經過分析研究,決定利用矛盾,爭取黃樹仁,懲治黃佐中。賡即,石文鈞、黃緒鼎等登門做黃樹仁的說服引導工作。通過宣傳黨的主張,指明政治前途,使黃樹仁傾向游擊隊,同意聯合行動,懲治黃佐中,并立即拿出步槍13支,子彈數百發,以支援游擊隊的行動。
8月22日,石文鈞、黃緒鼎等率領數十名游擊隊員,去奪取黃佐中家的槍枝彈藥。這天天剛發白,游擊隊員悄無聲息地包圍了黃宅,正欲設法入室時,恰好給黃家修碉堡的石工開門出來去上工。這時,除少數隊員留在屋外擔任警戒任務外,其余隊員乘機沖進屋去。此時,黃佐中正坐在天井里的轎子內,準備去白土壩趕場。游擊隊員如天兵而降,把黃佐中從轎內揪了出來。
游擊隊員從黃家迅速撤出后,押著黃佐中先后轉移到萬縣白土鄉十三保、奉節縣焦園子等地。路上要黃寫信回家,以交槍交錢調換人質。黃為了保全性命,只得乖乖地承認寫信,叫家里人趕快給游擊隊送長、短槍9支、子彈數百發、湊足法幣8OOO萬元。這場懲治劣紳黃佐中的斗爭,不但提取了黃家的槍和錢,擴充了游擊隊的裝備,而且大煞了惡霸地主和反動武裝的威風。從此,游擊隊的威名大振,鄉民們把游擊隊看成光明和希望,紛紛要求參加游擊隊,使這支革命隊伍一天天地發展壯大起來。同時,使這一帶的地主豪紳膽戰心驚,再也不敢象從前那樣隨意地欺侮山民了,地方鄉保也不敢象以往那樣肆無忌憚地強拉山民的壯丁了。這使國民黨四川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李鴻燾惶恐不安,急急忙忙地向所轄各縣反動政府通電:責令云陽南鄉聯防辦事處“速查究辦,以遏亂萌”。
緊接著,石文鈞、黃緒鼎等積極爭取和改造綠林武裝,使游擊隊伍不斷地發展壯大。當時,在七曜山上時常出沒著一支綠林武裝。其中絕大多數“綠林好漢”是被地主豪紳逼得走投無路的窮苦農民。他們揭竿而起,占山為王,攔路打劫官商豪紳,但也傷害了一些窮苦兄弟。這些人英勇頑強,舍生忘死,槍法精準。石文鈞、黃緒鼎等認為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決定把這支隊伍爭取改造過來,成為黨的重要武裝力量,使他們自發地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
不久,石文鈞經人引薦,他就同黃緒鼎、方欽若等一起,經常會見這些綠林頭頭,并時常上山去拜望他們。為了的是早日地把這支武裝爭取到游擊隊這邊來,日復一日,耳濡目染,逐漸地消除了這些“山大王”的戒備心理,關系日漸融洽和睦。于是,石文鈞便有意識地向他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主張,擺談一些革命道理,耐心地說服教育,中肯地指明前途和方向。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下,使他們認識到:“長此瞎碰亂闖的蠻干,就會象無頭蒼蠅一樣,難免被國民黨反動武裝剿滅的下場?!睕Q心跟著共產黨走,聽從共產黨的指揮,把打擊的矛頭對準反動政府和土豪劣紳,徹底推翻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他們誠懇地向石文鈞表示,真心誠意地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為窮苦百姓翻身打天下。
石文鈞、黃緒鼎等在積極爭取改造綠林武裝的同時,大力開展地方上層人士和實力派的統戰工作,以發展壯大革命陣營。他們認為這些人在當地政治、經濟上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積極做好了他們的轉化工作,既可得到政治上的掩護,又能得到經濟上的資助。白土鄉丁家坪地主石光湛,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殘暴統治心懷不滿,不時在親友中溢于言表。石文鈞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就通過家族石成代的關系,結識了石光湛,并住進了他家。他們一起談論國事,石文鈞對石光湛常給予啟發引導,使石光湛進一步看清國民黨政府的反動腐敗,人民革命必勝,積極贊同游擊隊的主張,主動捐獻黃谷5O石,以支援游擊隊購買武器彈藥;并經常接待過往的游擊隊員,盡心盡力地給予掩護。
1948年2月,云奉南岸工委成立,石文鈞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后又任命為工委委員,負責通信聯絡工作。同時,打出了川東民主聯軍下川東游擊縱隊第四支隊(后改名為川東游擊縱隊七南支隊)的戰旗。石文鈞、黃緒鼎、方緒若等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在川鄂邊境地區的云(陽)、奉(節)、萬(縣)、利(川)等地,組織了100多人的游擊武裝,使七曜山區沸騰起來了。隨后,這支隊伍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馳騁在七曜山麓的莽莽林海,轉戰于川鄂邊境的崇山峻嶺,夜襲云龍鄉公所、攻打恩施板橋,襲擊奉節安坪,屢戰皆捷。國民黨反動派惶惶不安,萬縣專署立即派出大量武裝進駐七曜山,瘋狂圍剿游擊隊。5月16日,石文鈞轉移到萬縣時,不幸落入魔掌。不久,將他押往重慶,囚禁于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14日,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于電臺嵐埡,拋尸于鏹水池中,時年33歲。
1950年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追認石文鈞為革命烈士。
![]() |
石文鈞革命烈士證明書復印件
云陽縣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