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2)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十七場),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斌,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玨,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鄧沁泉,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主任馮駿對《關于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以及我市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然希主持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李斌就《意見》有關情況進行了解讀,王玨對我市線上業態發展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 |
新聞發布會現場
出臺背景
用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渝府辦發〔2020〕25號)已于3月11日正式出臺。”李斌介紹,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努力用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重慶智能產業的發展已經位于全國第一方陣。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應勢爆發。線上業態快速向生產和生活多個領域滲透,產業互聯網、數字內容、新零售等顯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李斌介紹,在疫情期間,互聯網平臺企業業務普遍增長25%以上,比如,重慶豬八戒網靈活用工需求同比增長25.6%;忽米網在線合約成交量環比增長38.5%;線上服務呈現出全面覆蓋、深度融合的趨勢,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在線問診等用戶量環比大幅增長,比如,500萬學生通過“釘釘”平臺直播上課;騰訊“云會議”單日使用達到過去常規時間的100倍。
![]() |
李斌介紹有關情況
主要內容
包括六個方面共25項內容
李斌介紹,《意見》包括六個方面共25項內容,對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內涵、路徑、舉措做出了部署。
關于加速發展線上新業態。線上業態主要指依托互聯網等技術創新和應用,從現有產業和領域中,衍生出的線上經營銷售等新環節、新活動形態。《意見》提出了“重點突破發展線上業態”的工作路徑,強調發揮突出企業主導作用。提出了四個重點突破方向,包括重點產業互聯網平臺、新零售、數字內容產業、數字化金融服務等。
關于探索線上服務新模式。線上服務主要指通過基于互聯網等新型技術,引發消費理念、消費方式的全面快速變革,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新興服務模式,持續推動服務供給創新和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意見》提出了“創新模式發展線上服務”的工作路徑,強調著力于模式創新。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模式創新舉措,包括“宅生活”“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和提升商務活動線上服務能力、增強交通出行線上服務體驗、提高就業社保線上服務水平等。
關于統籌推進線上管理。線上管理主要指利用互聯網平臺等技術手段,建立政府與平臺企業、網上與網下、網絡與網格統籌機制,為政府改善多元參與的社會治理、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模式創新提供的新手段。《意見》提出了“一網統籌推進線上管理”的工作路徑。提出要從四個方面著力于“一網統籌”,包括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立應急管理“一網調度”機制、推動基層服務“一網治理”等。
推動落實
提出了八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李斌表示,為確保各項舉措落到實處,《意見》提出了八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強化全市統籌、發揮“智慧名城”生態作用、抓實示范應用帶動、統籌財政政策加強扶持引導、強化金融扶持、實行包容審慎服務監管、深化交流合作、促進社會協同聯動等。
同時,李斌介紹,相關部門將從四個方面做好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
①盡快對意見各項重點任務進行梳理、分解,壓實各個部門、各個區縣的工作任務,并且要定時、按季度進行推進落實,進行考核。
②加快制定和實施兩個行動計劃,一個是線上業態培育行動計劃,一個是線上服務創新行動計劃,每年聚焦發展十個重點線上平臺企業,每年要著力去打造十個重點的線上的服務的品牌。
③要研究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主要通過整合目前各類的市級專項資金,向線上企業、線上平臺和線上品牌進行傾斜。
④要積極發揮智慧名城建設的生態作用,加快構建“云聯數算用”要素集群,為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的健康發展做好基礎支撐。
![]() |
王玨介紹相關情況
疫情期間
線上業態顯出極大發展潛力
王玨介紹,近年來,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與商貿流通、生活服務、文化旅游等傳統行業創新融合,催生了一系列線上新業態,激活了多元化的線上新消費,并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
在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時期,線上業態具備不接觸交易、單獨配送或不需要配送等特點,在市場供應保障、群眾生活需求滿足、企業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國家先后對“互聯網+”行動計劃、電子商務和平臺經濟發展等做出了重要安排部署。
王玨表示,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線上業態發展,在各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共同謀劃推進下,全市線上業態創新發展,初步形成了內容豐富、體驗良好的線上業態體系。
重慶線上零售額呈現4個特點
“2019年,我市實物型、服務型線上零售額分別排名全國十七位、十四位,均位列西部第二。”王玨說,線上零售額主要呈現4個特點:
①發展速度較快。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全市網絡零售額1201.6億元,同比增長25.2%,比全國高8.2個百分點。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各類線上主體近72.7萬家,增長16.1%。其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9家,數量排名全國第七。
②業態不斷豐富。全市在線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招聘服務、在線娛游、共享出行等業態加快發展。涌現出全國最大的服務眾包企業豬八戒網,以及飛象工業互聯網、“醫事通”“村村旺”“啄木鳥”等一批本土服務平臺。“山城通”“惠游重慶”等旅游電商APP不斷完善,三峽數字博物館成功建設。
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解放碑、觀音橋等智慧商圈逐步建成,商社集團等零售企業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餐飲住宿等生活服務業加速提升網上運營能力。疫情初期,推動80余家火鍋企業開展“零接觸”火鍋外賣服務、美菜網生鮮直配以及萬州三峽柑橘網上交易會等一批線上新業態,很受歡迎。線上商務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農業和制造業加速觸網營銷,線上業態基本實現三次產業全覆蓋。
④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全市線上消費額占消費總額比重約為25.1%,與全國基本持平。全市服務商品線上銷售額超450億元,約占銷售總額的38%,比全國高4.4個百分點。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218.3億元,同比增長32.8%,比全市網絡零售增長高7.6個百分點。呈現線上消費快速增長,服務消費加速提升,城鄉差距逐步縮小的態勢。
王玨表示,接下來,重慶市商務委將認真落實《關于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精神,加快推進線上業態創新發展,不斷釋放新興消費潛力,推動流通改革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
通過“5+1”舉措
推動重慶線上業態發展
對下一步重慶市商務委在推動線上業態發展方面有何打算?王玨表示,將圍繞“產品數字化、服務在線化、資源共享化”發展思路,著力推進“5+1”工作舉措。“5”就是五大行動,即網絡零售增量提質行動、實體商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行動、生產服務協同在線行動、商務服務網絡化行動、生活服務數字化行動。“1”就是一套完善的支撐體系,通過市級部門橫向聯動,市區縣縱向聯動,積極培育壯大線上平臺,豐富線上服務內容,做響“重慶服務”品牌,創新線上服務模式,完善支撐服務體系,釋放新興消費潛力,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五大行動中,各有側重點和主打方向。”王玨介紹,比如:在實施實體商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行動中,主要是五個方面,一是商圈,下一步將推進解放碑、觀音橋利用5G和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在跨界融合方面進行提檔升級;二是商業綜合體,將支持中央商務區開發一些有支付功能的APP和第三方合作,開展線上銷售宣傳和推廣;三是傳統市場,比如菜園壩水果市場和雙福農貿市場實現傳統市場的轉型;四是商超,建設線上超市,推動重百、永輝等加速拓展我們的網上市場;五是新零售,要大力發展新零售,推動我們服務型的機器人以及無人超市,還有AR試衣、無人配送等場景的商用。
王玨表示,在實施生活服務數字化行動中,將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著手,全面推行吃住行的線上發展。比如開好“網上餐廳”,培育“在線住宿”,發展“線上家政”,推廣共享出行,做大長安出行和愉客行等本地線上服務平臺。同時,做好線上文體旅游的新業態,發展游戲、閱讀等數字產業。此外,在健康方面推進遠程醫療,比如鼓勵兒童醫院提供安全舒適的互聯網的醫療服務,拓展重慶“12320”的平臺功能,擴大線上健康產品的一些創新和應用。最后是發展線上教育,依托AR的新型技術不斷豐富學科的內容和教學的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