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肆無忌憚的威脅著我們,讓我們防不勝防,沒有思想準備,致使不同群體、不同年齡的很多人都產生了程度不同的緊張、焦慮、恐懼、煩躁、孤獨等情緒,那么,這些情緒是正常的還是不正常的,我們需要去處理這些情緒嗎?這些情緒對我們有意義嗎?今天就這些問題,我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有這些情緒是正常的,這是正常人的正常反應。人在遭受到可能帶來的生命危險時,如果自身對危險的可控度不高,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緊張、恐懼、焦慮、煩躁等情緒反應,目前外環境狀況不明,生活、工作、自由受限,網絡信息五花八門不斷刺激的情況下,出現這些情緒是很正常的,這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是對環境的積極回應,說明我們身心系統是正常的,身心反應是一致的。
二、我們的情緒是否需要處理?這些情緒如果沒有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會功能,或有一些影響但能夠通過自己做一些調理舒緩,就不需要處理,也就是情緒沒有影響我們正常的吃飯、睡覺、學習、人際交往等,如果這些情緒已經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會功能,自己通過調適也無法復原,那就需要處理,做身心健康輔導了,也就是說情緒讓你吃不下、睡不著、不想與人說話、不想動或想罵人,想打架等。現在全國有很多心身服務熱線,你都可以撥打求助,重慶也有,都可以尋求專業幫助。隨著疫情危機的減弱,我們的這些情緒也會相應慢慢降低,基本恢復到正常情緒狀態,如果那時你的情緒還是沒有歸位或還更嚴重,那就也需要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三、情緒對我們的意義:情緒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對我們是有很多意義的,具體意義有以下六方面:
1、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措施。因為我們有這些情緒出現,就是在提醒我們,外面有危險在威脅著我們生命,你的意識也會處于高度警惕狀態,會根據危險類型有積極防范意識和防范準備,如果出門、上班、你就會做好防護工作,在路上,坐公交車,或者在單位、超市,你就會與人保持一定距離,你會比平時更注意觀察環境,看什么地方,誰有可能有問題,見勢不對,你會馬上離開,更不會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聚會等等。
2、主動規范我們的言行。因為有這些情緒的出現,我們對環境就會有了敬畏心,我們就會時時告誡自己言行要合規,不合規是會對自己和他人帶來危險或麻煩的,就不會去隨心所欲放飛自我,越雷池、跨邊界。我們會遵守社會規則,遵守自我管理,比如說現在小區樓棟,很多都是封閉管理的,因為封閉管理。也更加強了我們的恐懼和焦慮、緊張,我們更會自覺遵守規則和管理,這就是情緒在不斷提醒我們,只有遵守規則,危險才會離我較遠,我才會是安全的。但有的人,在危險狀態下,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不遵守規則,不愿受約束,我行我素,放飛自我,缺少基本的自我保護和防御意識,你看,就是他的自我保護機制沒有被激發出來或激發程度不夠,沒起到提醒自己做好防護的作用,大家從網上看到有些被染病毒的人就是自我防護意識不強造成的。
3、領悟到親人的重要。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家里待著,有沒有感受到,一家人在有危機的時候能待在一起、彼此照顧、彼此鼓勁、過著有鍋碗瓢盆的日常是一件很愉悅很開心的事,哪怕就是有一些吵鬧,都是有人陪伴的日子,每天過得沒有孤獨感,不在一起的親人也經常發來關心、提醒、問候的話語,有的親人還給予物資支援。而有的家庭人比較少或一個人居住、家庭成員關系疏離,就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孤獨感。正是有了這場意外病毒、我們出現了這些情緒,才讓我們能夠真切感受到,有家、有家人陪伴、關懷的日子真的是挺好的。這也給到我們一個深刻的領悟:意外和明天不知道誰先來,人的命運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發生改變,關鍵時期陪伴我們、關懷我們、和我們在一起的始終是家人、親人,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他們,把家庭建設好,有機會多看望親人,好好照顧家人,與每個人友好相處,把一份開心,一份好的心情,一份愉悅帶給家庭和親人。
4、更加珍愛生命、懂得感恩,因為我們出現的這些情緒,它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有時候不堪一擊,但當我們看到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防疫勇士時,會覺得生命同時也是很堅強,可以活得有意義的,當我們每天接觸到大量疫情方面的各種信息時,我們既會有恐懼、焦慮、緊張等諸多情緒而內心又會很感動和自豪。珍愛生命的意識會更加強烈,同時,感恩的心也會更加熾熱。很多人會積極為他人或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傳遞正能量。
5、推動我們放下過往的愛恨情仇。大家有沒有覺得,正是這些情緒在告訴我們,人生除了生和死這件事,其它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都稱不上大事,過往的愛恨情仇不過是生命歷程中的一碟碟小菜,能夠好好地活著,簡單的活著,已經足夠了。
6、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這次病毒很強大、傳染性、穿透力都非常強,而且專門欺負免疫力弱的人,對身體健康的人,它是不會來招惹的,所以,學習、掌握一些身心健康知識和調適方法,會管理、評估、診斷,保養自己的身心,使其一直保持健康狀態,是抵御一切危險的有力武器。?
重慶市心理咨詢師協會 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