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通訊員 石瑤)3月1日早上八點,紅獅鎮詠梧社區主任卓瓊到辦公室開門的時候,遠遠看見門口蹲著一個人,挎著一個熟悉的帆布包。那不是楊萬學嗎?他又是來捐款的嗎?卓瓊邊想邊走近,楊萬學趕忙起身嘿嘿笑道:“卓主任你來了啊,這次請你無論如何都要收下哈。”
楊萬學是詠梧社區8組村民,今年67歲了,2015年因妻子重度殘疾被評為貧困戶,一家6口,全靠兒子一個人在外務工掙錢,自己和妻子在家務農補貼家用,日子過得并不寬松。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楊萬學的心就一直揪著。他每天刷新聞、看報紙,了解全國各地疫情,看見一片片被標為紫紅色的土地和每日劇增的數字他心急如焚,只恨自己不能長一雙翅膀飛去災區做點什么。
“他早就想捐款了。”卓瓊說,之前楊萬學老早就來過社區辦公室,拿著500元硬要捐款,當時一是考慮到楊萬學家庭條件本身比較困難,二是政府還沒有組織統一捐款,社區工作人員決定先不收這筆錢,反復相勸好一陣才把他勸回去了。
前兩天,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詠梧社區積極響應上級黨委、黨中央的號召,組織黨員干部帶頭為疫情防控捐款。楊萬學得知消息非常興奮,他給卓瓊打電話問自己能不能捐款。“這次我總可以捐了噻,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是牽掛災區人民的心是一樣的,你們可不能再拒絕我了!”卓瓊無奈又感動地同意了。
一大早,楊萬學就背著他的包,徒步兩公里來到社區辦公室等著。當他掏出500元錢想捐獻時,被社區副支書張生平攔住了:“老輩子,適當獻點愛心我們是支持的,但是鑒于您的實際情況,500元有點多,要不您少捐一點嘛?”楊萬學起初不同意,他說國家這么照顧他家里,現在國家有難,他怎么都要出一份力。經過大家好一陣勸說他才勉強答應只捐獻100元。楊萬學還是不甘心,他表示自己家里種有很多蔬菜,都是天然肥,綠色健康,如果政府和社區有需要,隨時愿意奉獻出來,一線工作人員很辛苦,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了,只能做點微不足道的貢獻,希望疫情快點過去,祖國快點渡過這個難關。一席話把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