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至2月26日凌晨,一套價值約150萬元的進口Ecmo設備,經重慶、孝感兩地接力,風雨兼程,連夜從重慶運至孝感。
2月28日,經過簡單交接和安裝后,這套Ecmo設備進入調試階段,隨后將正式用于孝感當地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救治。
重慶赴孝感支援隊還專門成立了由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一分隊隊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和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景侖為主的6人專家團隊,專門負責Ecmo設備的使用和技術指導。
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是體外循環技術范圍的擴大和延伸,俗稱“人工肺”,可對需要外來輔助的呼吸或循環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進行有效的呼吸循環支持。
2月2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加強重癥患者救治是當前防控突出重點。要指導督促湖北和武漢加快解決醫療力量人崗不匹配等問題,把專家調配到最需要的崗位,抓緊從全國調集體外膜肺氧合機等設備,降低病亡率。
其實,千里送“肺”,只是重慶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指示精神,急孝感所需、盡重慶所能的一個縮影。
重慶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全國一盤棋思想,按照“責任包干、落細落實”的要求,盡最大努力持續加大醫療力量支持,持續加強醫用物資保障,與孝感人民一道,齊心協力、頑強攻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人員結構合理 把專家調配到最需要的崗位上
截至2月28日,重慶赴孝感支援隊中醫護人員達到764人,呼吸、重癥、感染、院感專業醫護人員占比為72.8%。
其中,醫生283人,呼吸、重癥、感染、院感專業醫生占比為67.1%;護士481人,呼吸、重癥、感染、院感專業護士占比達到76.1%。
重慶市衛健委醫管處處長張維斌介紹,針對新冠肺炎救治特點,重慶赴孝感支援隊中,除呼吸、重癥、感染、院感等核心專業醫護人員外,還配備了心內、消化內科、腎內科、醫學影像、中醫等相關專業人員,形成多學科聯合救治的專業團隊。
2月13日,經孝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重慶市赴孝感支援隊、黑龍江省支援湖北孝感醫療隊三方商議,決定劃片包干,重慶赴孝感支援隊負責孝感市唯一的三甲醫院——孝感市中心醫院一半重癥區域,以及孝南區、孝昌縣、云夢縣、大悟縣。
為此,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將醫療隊分為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一分隊、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二分隊、孝感市中心醫院東南院區醫療分隊、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分隊(孝南區)、孝昌醫療分隊、云夢醫療分隊、大悟醫療分隊及巡回專家組。
在各個醫療分隊的醫護人員配置上,也確保達到輪崗匹配的要求,把專家調配到最需要的崗位上。
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一分隊和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二分隊主要承擔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工作。
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一分隊60名醫護人員中,有47名重癥、呼吸專業醫護人員,同時配置了心內、中醫、院感等相關專業人員,隊長由劉景侖擔任;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二分隊67名醫護人員中,有39名重癥、呼吸專業醫護人員,也配置有心內、中醫、院感等專業人員,隊長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萬東擔任。
萬東介紹,“兩支醫療分隊的人員配置,不僅基本能滿足危重癥患者救治輪崗匹配的需求,也能滿足多學科聯合救治的需求?!?/p>
高質量人才匯集 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重慶支援孝感的醫護人員,不僅專業結構配比合理,而且可以說都是精銳?!睆埦S斌介紹,重慶赴孝感支援隊中,除了764名的醫護人員外,還有20名疾控人員,這784人中,擁有高級以上職稱的為152人,占比19.4%;擁有中級職稱的520人,占比66.3%;擁有初級職稱的112人,占比14.3%。
比如重慶赴孝感支援隊東南醫院醫療分隊隊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煜亮副教授,不僅是博士研究生、美國德州AM大學訪問學者,還是重慶市中青年醫學高端人才。
在到達孝感僅僅10個小時后,劉煜亮就拿出《隊員工作紀律》要求,明確隊員管理制度、院感制度、醫療護理工作制度等,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在救治患者過程中,劉煜亮協助重慶赴孝感前方指揮部開展各種調研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重慶醫療救治方案。
同為博士研究生的劉景侖,還是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青年委員。
到達孝感后,劉景侖通過前期摸查,發現在重癥患者救治中,當地存在防護流程不到位、三區兩通道設置不合理、醫務人員對院感防護不重視和穿脫防護衣不合格等多個院感方面的問題。在向上級領導及時反映問題的同時,他主動邀請援鄂醫療隊的院感專家進行現場指導,以院感防護“零容忍”的態度,通過堅持防護服穿脫過程“三重”監督,為保護醫務人員自身安全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并取得較好效果。
通過病房調研、分析死亡病例、總結死亡高危因素、對危重患者進行醫療查房等方式,劉景侖準確掌握了孝感當地新冠肺炎重癥危重癥患者救治總體情況以及存在問題,并提出對所有重癥危重癥患者實行每日全院會診(必須有重癥醫學科專家參加)制度,保證“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團隊”等五點建議。目前,這五點建議已在孝感全市推廣。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心ICU主任張雷,作為孝感市中心醫院醫療一分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在隊長、支部書記劉景侖外出巡診時,全面負責管理重癥病區。張雷不僅承擔了管理黨支部的工作,而且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身先士卒堅守一線,讓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得以順利開展。
這是一支云集了重慶醫療界頂級專家、學者、醫護人員的高素質隊伍,他們在提高孝感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出院率,降低病亡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工作腳踏實地 對患者無微不至呵護
在孝感,患者們為重慶赴孝感支援隊醫護人員高超的專業技能點贊,也感動于醫護人員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無微不至的細心呵護。
從1月27日第一批重慶赴孝感支援隊醫護人員到達孝感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孝感當地患者寫給重慶醫護人員的感謝信、拍攝的感謝視頻不計其數。
在云夢縣人民醫院,涪陵區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此前拒絕輸液、吃飯的80多歲重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病情逐步好轉。
在大悟縣中醫院,銅梁區中醫院護士陳夏燕為一位老年重癥患者喂飯、穿襪、穿鞋,扶他起來走路,還將自己的毛巾、臉盆、香皂送給老人使用。前幾天,陳夏燕生病休息,連著兩天,老人都到隔離病區門口守候??吹疥愊难嗫祻蛠砩习啵先司辜拥脺I流滿面。
在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隔離病區三病區,一個月的時間,重慶市中醫院的幾名護士,為一名重癥患者搬運了200多瓶氧氣瓶。一瓶氧氣瓶的重量110斤,瘦弱的90后女護士童婷婷,穿著笨重的隔離服,從從未搬運過氧氣瓶到熟練地一個人旋轉移動氧氣瓶,不知流下了多少汗水和淚水。
為了救治孝感市中心醫院的一位重癥患者,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前方指揮部先后組織了4次遠程會診,前后方專家聯動;為了救治大悟縣一位1歲多的患者,重慶前后方專家通過微信群進行在線會診……
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重慶赴孝感支援隊的全體人員,急患者所需,盡自己所能,不遺余力救治患者,強化院感防控,對當地醫護人員無私傳幫帶,為孝感當地疫情防控建言獻策……
截至2月27日24時,重慶市支援區域現有確診在院病例915例,重慶赴孝感支援隊直接管理病例693例。其中,重癥82例,危重癥11例,新增治愈出院41人,累計出院3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