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海龍通報有關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8日16時49分訊(記者 馮司宇)在今(28)日舉行的重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江北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周海龍現場通報了一個案例。
據介紹,2020年2月5日晚11點,江北區疾控中心接到轄區一個醫療機構報告,稱該院收治了一個患者,患者通過檢測在糞便發現了感染新冠肺炎,隨即,疾控中心展開了調查。醫院反饋,該患者是一名65歲的男性,他于1月23日出現流涕、乏力等癥狀,自己在家服藥效果不佳,于1月30日到醫院就診。就診時醫療機構根據該男子的臨床表現、血常規和CT初步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但該男子在醫院采集了三次標本檢測均為陰性。2月4日,醫院邀請了上級醫療機構專家會診,會診后再次采集標本,這次采集標本增加了血液和糞便,2月5日通過糞便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為陽性。
周海龍稱,調查最開始就陷入一片迷霧,為什么?原來該男子的活動很簡單,他發病前14天基本上無任何外出,除了每天早上8點鐘出門乘公交車去健身,中午12點過就回家外,其余時間不再出門。如此簡單的活動史,該男子究竟是怎么感染上的?
后來,經過進一步調查,男子除了健身打球之外,還有過一次朋友聚會。江北區疾控中心經過調查,把朋友聚會的所有人員全部找到,并通知當地疾控中心進行調查和檢測,結果發現這些人檢測結果全是陰性。這讓所有人再次陷入迷茫,這意味著可能有一個隱型的感染者在不斷排出病毒,必須找出這個隱型的“排毒者”。
隨著調查的深入,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發現,有一天早上該男子出門健身時乘坐公交車,恰巧轄區后來被確診的另一名患者也在這個時間段乘坐公交車去看病,而這兩個人乘坐的公交線路有一段重合。也就是說,有可能他們會乘坐同一輛公交車造成接觸感染,但這是理論上的重合,還沒有經過證實。通過公交部門調查發現,兩個人因為都是老年人,都通過老年卡刷卡乘車,而老年卡是實名制辦理,可以能準確查詢到兩人的刷卡記錄。2月7日公交部門反饋信息,稱這兩個人是在1月19日早上8點47分,前后相差16秒,上了同一輛公交車。因此,這個信息就把整個傳播鏈完全證實清楚了。
這只能證明兩個人乘坐同一輛公交車,但到底有沒有進行傳播?后來,通過公交部門提供兩人的乘車監控視頻發現,這兩個人當天早上一前一后登上公交車,該男子坐在后來被確診患者的斜后方,男子并沒有戴口罩,后來被確診的那名患者雖然戴了口罩,但中途將口罩取了下來,而且車窗都是關閉的。這樣就完全符合了密切接觸者的定義,因此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公交傳播的案例。
周海龍表示,這個案例一方面體現了流行病學調查的嚴謹、求實和追求道義的精神,此外也提醒廣大的市民朋友,目前我市正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乘坐公交出行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乘坐公交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時也要提醒周圍的人要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此外,在公交車上盡量少觸摸物表,下車之后盡快做好手消毒,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