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月二十六日,萬州經開區,重慶西偌帕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工作。該區各部門單位“一對一”服務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目前已有一批企業有序復工。記者 龍帆 攝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有力指導下,江北港城工業園區、江津雙福工業園區、巫山工業園區等正有序復工復產,通過龍頭企業帶頭復工來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江北港城工業園區
“一查二問三測四登記五報告”
49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開工
重慶日報記者2月26日從江北港城工業園獲悉,該工業園的49家規上工業企業現已全部復工。其中,以海爾為龍頭的電子電器制造企業100%復工,在園區的長安配套企業100%復工。
據港城工業園負責人介紹,園區工作人員利用公安人口信息系統和區大數據排查系統,對擬返崗員工軌跡進行溯源排查,“一人一檔”建立員工流向及健康檔案。同時,還制發通行證嚴格廠區封閉管理,督促企業落實“一查二問三測四登記五報告”工作流程。
該園區鎖定“龍頭企業優先,兼顧配套產業鏈”的復工思路后,組織“6+1”專項工作組下沉企業蹲點服務,與重點企業聯合辦公,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其中,針對海爾配套企業復工時序不同的問題,江北區相關部門聯系了全市19個區縣經濟信息委,為海爾配套企業復工提供保障;為了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復工復產,該園區僅用8小時就為博奧賽斯解決企業供電,千方百計為遠舟醫療解決了原材料采購問題,派人駐點九龍坡等地解決了邁基諾臨床試驗的“卡點”問題。
此外,為了保障復工企業員工安全生產,港城工業園區嚴格監督企業分時分散用餐、降低住宿密度,減少人員聚集;堅持對作業場所、辦公區域每日消殺,落實防疫措施。
截至2月25日,港城工業園已復工復產企業172家,到崗員工8840人,其中,全部復工的49家規上工業企業到崗員工5596人。
江津雙福工業園區
“一對一”制定復工方案
9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2月26日,記者從位于江津雙福工業園的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獲悉,該企業2月25日正式復產,復產僅2天就已實現每天產值近1000萬元,且產能正在持續恢復中。在工人返崗數量方面,僅江津雙福生產基地目前就有約2000人返崗。
據介紹,江津雙福工業園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復工復產的相關要求和工作指南,實行了“包片”負責制,“一對一”幫助企業有序復工、分批復工。
雙福工業園轄區共有企業500余家,以汽摩整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智能智造等類型為主。按照“包片”負責制,主要劃分為8個片區,每個片區有近70家企業,落實近20位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一對一”制定復工方案,分批次進行復工復產。
截至2月18日,園區共排查工業企業及其內部的非工業企業共計523家,收到企業書面申請110家,審批同意復工35家。目前,9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是重慶市制造業產業鏈龍頭企業之一。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昌東表示,企業產業鏈涉及的主要供貨商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多家,重慶本土占約50%,目前已經有近70%的配套企業復工,開始給東風小康供貨。
劉昌東表示,在下游產業鏈方面,目前企業每天收到全國各地的整車訂單已達到400余輛,預計公司在3月份就能夠恢復到每天約8000萬元的產值。
巫山工業園區
分門別類指導 24家企業復工復產
2月26日,在位于巫山工業園區的大型企業重慶百德鞋服有限公司廠區門口,工作人員正對每個進入廠區的員工進行嚴格檢查。
“疫情期間,我們根據生產流程,采取了分批分時分段進行復工,今天首批開工的有60余人,第二批、第三批將3月份陸續復工。”該公司副總經理何楷告訴記者,為盡快恢復生產,公司配備了相關防疫物資,對公司內外部環境全面消毒,同時還利用網絡對全體員工開展安全培訓,追蹤上崗員工生活軌跡,確保安全生產。
據了解,疫情期間,巫山工業園區管委會積極幫助各復工企業采購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同時對園區企業開展分門別類監督指導,針對鞋廠、服裝廠等大型勞動密集型輕工業企業,園區積極解決其物流難題,保障企業原材料供應;園區還與各鄉鎮聯動、借助網絡平臺等方式,發布招聘廣告,解決園區粉絲廠、中藥材加工廠等涉農企業的用工難題,以給全市藥材產業提供配套,助力農產品保供。
截至目前,巫山工業園區共有24家企業復工復產,其中規上企業4家,園區復工人數達300余人,其它企業也將于3月初陸續復工復產。(本報記者湯艷娟、周雨、左黎韻,通訊員王偲媞、陳元媛、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