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20日0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近來,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按照“疫情防控是前提,有序可控是要求”的原則,督促指導重點企業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復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截至2月19日,重慶100家重點調度龍頭企業已復產81家;從雙百企業(集團)看,按照獨立法人計算的277家企業中,已復工復產(含持續生產)192家,占比達69.3%。
值得一提的是,重點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這些重點企業及時有序復工復產,對全市企業復工復產起到積極作用,對全市工業平穩運行形成有力支撐。
突出重點:鎖定100家龍頭骨干企業 “一企一策”推動復工復產
在推動復工復產方面,市經信委突出三個重點。首先是抓龍頭企業,市經信委制定《關于做好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復產開工有關工作的通知》(渝經信黨組〔2020〕11號)、《關于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推動100戶龍頭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渝經信發〔2020〕22號),重點鎖定100家汽摩、電子、裝備、材料等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推動這些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抓“雙百企業”。雙百企業(集團)產值占全市工業總量的“半壁江山”,是工業穩增長提質量的關鍵力量。按照行業管理、條塊結合的原則,市經信委相關行業處室落實專人負責,通過“三服務”機制妥善處理“雙百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導、物資籌備、問題化解等事項,推進企業盡快復產達產。
此外,抓重要物資生產企業。鎖定129家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和保障群眾正常生活所需的企業,繼續擴大產能、挖掘潛能、滿負荷生產,努力提高醫療生活物資和城鄉運行保障服務能力。
工作機制:組建“8+4”專項組統籌協調 抓產業鏈協同復工
在建立工作機制方面,首先是強化組織領導。市經信委成立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組,制定發布《關于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復產復工的通知》《全市工業企業復產復工工作方案》,指導督查全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同步落實《關于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產復工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肺炎組辦發〔2020〕24號)有關要求。
加強統籌協調,組建“8+4”專項組,即相關分管領導分別聯系8個重點片區,并成立疫情防控、物流協調、要素保障、政策保障等4個專項組,推動區縣、園區和企業既要嚴格落實防疫責任、避免出現忽視防疫前提匆忙復工,也要防止“一刀切”,整體協同、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在市區協調聯動方面,一手抓疫情防控,出臺《關于認真做好工業企業復產復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渝經信發〔2020〕18號),落實落細企業主體、區縣屬地和部門屬事責任,積極主動作為,指導和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前、生產期間的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繼續強化重點區縣和企業聯系對接機制,清單化、責任制,指導、督促、協調重點片區重點企業抓好復工復產工作。
抓產業鏈協同復工。確定重點企業和重要物資生產企業的主要配套企業近800家,協調區縣打通產業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產有序步入正軌。特別是兩江新區、渝北、北碚、合川、巴南、璧山等區通過派駐“特派員”等方式,在大力推動重點企業恢復生產的同時,有力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復產,成效明顯。
抓好保障:確保實現全市供電供氣總量“零缺口”
與此同時,市經信委抓好各項保障,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首先是抓好要素保障。市經信委成立電力和燃氣保供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疫情防控期間用電用氣保障工作。通過組織我市供電供氣管理部門和企業“一盤棋”保障供應,抓實抓細供電供氣各項工作,著力保障煤源、氣源,著力抓好電力、燃氣平衡調度,全力做好安全生產和穩發穩供各項工作,確保實現全市供電供氣總量“零缺口”、全部保障對象“零停供”、供氣供電設施“零故障”的“三零目標”。
推動政策落地。從稅收、融資、社保、物流、用能等方面,全面系統梳理干貨政策,積極向企業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有關文件精神,擴大知曉面。同時,部門協同聯動,明確流程清單、建立臺賬,清單化、責任制加快抓好政策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