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國家到地方,出臺了多項支持企業和個人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和更加便捷的稅務服務。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稅收政策有哪些優惠?涉稅業務如何辦理?成為許多企業關注的焦點。近日,重慶市稅務局副局長姚朝智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1、供應重點物資增值稅有優惠
政策方面,針對保障物資生產供應,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納稅人提供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運輸收入免征增值稅;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及居民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
2、擴大產能、進口物資享受稅收優惠
對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企業所得稅稅前一次性扣除;對符合條件的相關藥品、試劑、疫苗研發機構,及時、足額辦理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對境外采購口罩等防疫醫療物資過程中產生的境外傭金和國際運輸費,不需辦理稅務備案,并免征關稅。
3、參與疫情防治免征個稅
對參加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取得的按政府規定標準發放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取得單位發放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醫藥防護用品免征個人所得稅;對因疫情影響導致職工生活困難,單位發放給職工的生活困難補助等福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
4、鼓勵公益捐贈有什么政策
對無償捐贈應對疫情的貨物,免征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在企業所得稅優惠方面,也有兩個突破:一是突破稅前扣除金額限制,允許在稅前全額扣除。二是突破了捐贈渠道的限制,允許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許全額在稅前扣除。
5、公益捐贈需要注意些什么
需要提醒廣大納稅人的,一是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物品的,應妥善保管、自行留存對方開具的捐贈接收函。二是通過紅十字會進行捐贈的,應及時要求對方開具公益事業捐贈票據,在票據中注明相關疫情防控捐贈事項,并妥善保管、自行留存該票據。
6、支持復工復產有什么政策
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因疫情防控取得的政府補助,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的,可作為不征稅收入。
7、幫助企業紓困有哪些實招
一方面,在操作過程中最大限度簡化流程,最大程度實行容缺辦理,進一步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便捷。又如,因疫情防控等各種因素停止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可電話聯系主管稅務機關先做停業處理,待疫情管控措施停止后,再完善相關手續。
另一方面,全市稅務部門陸續建立起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專項工作組,通過系統數據整理分析、“點對點”遠程宣傳輔導、“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等形式,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跟蹤”服務。
8、如何幫助中小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疫情防控管制措施下,部分中小市場主體無法及時復工復產,主要采用“減免”和“延長”兩種方式,幫助中小市場主體共克時艱。
首先是“減免”,主要是針對受疫情影響的市場主體,通過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調低個體戶定期定額等方式,降低疫情負面影響。比如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陷于停頓的個體工商戶,納稅期限由現行的“按月”或“按季”統一為“按季”,對實際經營額無法達到起征點的餐飲、住宿等行業的雙定戶,充分運用“淡旺季”等手段,調低定額。
其次是“延長”,主要是主動延長納稅申報期限和社保費繳納期限,并對受疫情影響的市場主體,依法準予延期申報、延期納稅。
9、辦理涉稅事宜“盡可能網上辦”
受疫情影響,為確保廣大納稅人、繳費人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辦理好稅(費)業務,重慶市稅務部門在向納稅人、繳費人發出了涉稅(費)業務辦理“有需要、線上辦,非必須、不窗口”的溫馨提示,倡導公眾盡量選擇重慶市電子稅務局、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渝快辦”、微信公眾號、支付寶、郵政郵寄等“非接觸式”線上辦稅(費)途徑,減少現場辦稅次數,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對于確有需求在前臺辦稅的納稅人,可提前通過電子稅務局進行預約,減少排隊等候時間、分時分批錯峰辦理相關業務。
10、哪些業務能實現網上辦理
電子稅務局被納稅人稱為“口袋里的辦稅服務廳”,已實現90%以上的常辦或耗時長業務網上辦,按照“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清單,總計達185個事項可以辦理,基本可以滿足公眾日常稅(費)業務辦理需求。
如果要咨詢涉稅問題,可以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進行電話咨詢,也可以通過重慶稅務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進行網上咨詢。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