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寒料峭,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但在云陽縣南溪鎮新冠肺炎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有一群來自南溪鎮中心衛生院,迎難而上的白衣“戰士”,他們每天24小時堅守,用愛心、勇氣、責任溫暖著隔離區的人們,譜寫出防疫華章。
吳桃:“我正在做讓兒子驕傲的工作”
2月13日,記者來到南溪鎮新冠肺炎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看到,醫護人員正忙著為集中隔離觀察的人們進行體溫檢測,南溪鎮中心衛生醫院的吳桃就是其中一名醫護人員。
“今天體溫多少度?有沒有感覺哪里不舒服?”厚厚的防護服,緊捂的口罩,吳桃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與觀察者進行交流。測量體溫、全面消毒……每次一干就是兩個小時,即使天氣寒冷,汗水還是濕透了衣衫,口罩壓痕清晰地印在他的鼻梁、臉頰上。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2月2日下午6點半,南溪鎮中心衛生醫院皮膚科醫生吳桃接到了院方的通知,要求他次日帶隊參加云陽縣南溪新冠肺炎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的醫療服務工作。來不及跟家里人說一聲,吳桃第二天便和11名醫護隊員奔赴了“戰場”,負責隔離者日常診療、每日送餐、測體溫等工作,進行24小時值守。
每天早上,吳桃第一件事就是送早飯,從一樓食堂把幾十人的飯一份份提上每層樓,然后換上隔離服,挨個房間敲門送餐,不忘囑咐大家趁熱吃。
飯后,吳桃開始巡診。每個人都測一遍體溫,仔細詢問有沒有發熱、咳嗽、腹瀉、氣促、憋悶等異常癥狀。對于年老體弱,有慢性病史的人,他會細心地記錄下來,并作重點關注。
接下來,吳桃開始消毒工作,他穿上防護服,戴起口罩和防護眼罩、長短乳膠手套,背著沉甸甸的噴霧器,對隔離點開始嚴格的消毒。從二樓到七樓,他將消毒液細細密密灑滿樓梯、樓道,覆蓋每個角落,連一個針尖的面積都不遺漏。每次做完消毒,吳桃都是衣衫濕透,疲累不已。
忙完就到了中午,集中隔離觀察的人們該吃中飯了,吳桃來不及休息,繼續把熱騰騰的午飯送到每個人手里。等到最后一份飯送完,他才回到緩沖區,脫下防護服,認認真真消毒洗手。在短暫的午飯時間內,他一邊吃飯,一邊記錄下每個人的體溫和身體狀況,同時聯系他們需要的生活用品。
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最怕、最敏感的還是體溫異常者。2月3日傍晚,在給一名隔離者測體溫時顯示37.3℃!吳桃霎時繃緊了神經,但他觀察到對方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忙問其原因,原來是此人閑來在做舒展運動,加之室內烤火器溫度太高,運動后導致體溫升高。一個小時后再測體溫,顯示37℃,吳桃緊張的神經這才舒緩了下來。
對吳桃家里人來講,2月3日只是他的一個夜班,知道他到南溪新冠肺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還是在第二天的中午,同在防疫一線的妻子劉紅霞對此非常理解,她說:“這是一場遭遇戰,必須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我們輸不起,必須拿下,這是所有醫務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吳桃和妻子連續“作戰”多日,剛滿三歲的兒子只能交由老人照顧,偶爾通過視頻電話看一看兒子。當幼小的兒子鬧著要爸爸,詢問他什么時候回家時,吳桃總是溫柔、堅定地回答說:“兒子,爸爸很快就回家了,現在正在做一件讓你驕傲的事,你長大會明白的?!?/p>
孫國燕:“這個時候我就是他們最親的人!”
在隔離點,和吳桃一道“戰斗”的醫護人員,還有來自南溪鎮中心衛生院的“90后”護士孫國燕。
觀察點建立之初,作為南溪鎮中心衛生院護士的孫國燕,她第一個請纓“出戰”:“張院長,讓我去吧,我相信我能勝任這項工作?!彼两襁€記得剛剛進入隔離點,媽媽對她的指責:“那么多人,為什么你要主動去?但凡有個三長兩短,我和你爸該怎么辦?”
媽媽的擔憂沒有停下孫國燕的腳步,她耐心地和媽媽解釋:“面對一個未知的病毒,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恐懼,但是慢慢會發現,經過那么多專家學者認真細致的研究,現在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樂觀了?!睂O國燕還開玩笑的說,我還年輕,抵抗能力好,病毒進不了的。
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隔離點共有7層,目前有5層樓都住上了隔離者。但在這小小的幾層樓里,孫國燕每天都要跑上跑下,送餐、測體溫、心理疏導······從早忙到晚,到深夜12點多,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脫掉防護服,摘掉口罩、護目鏡后,她已渾身是汗,但是晚上如有突發狀況,她會立即起床第一時間投入“戰斗”。
“我不想在這里??!還要住多久?”這是執勤11天來孫國燕被問得最多的一句話。焦慮、不安等情緒在被隔離人員中普遍存在。近日,孫國燕在對一名隔離者測體溫時,發現這位隔離者情緒很低落,中午的飯菜還掛在門邊,并未進食。孫國燕細心地詢問情況,隔離者說胸悶、乏力,但是經過聽診等仔細查體,并未發現異常。孫國燕通過與其深入交流,得知隔離者想家,存在抵觸集體觀察情緒。經過積極心理疏導,講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知識,1小時后,隔離者情緒逐漸穩定,并開始吃飯。第二天孫國燕再去,隔離者已經是笑臉相迎了。
孫國燕告訴記者:“我能懂他們,隔離的滋味并不好受,堅持14天需要很大的耐力,這個時候我就是他們最親的人,是他們堅實的依靠,無論他們有什么情緒或需求,我都會盡最大努力消除他們的負面情緒,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p>
“你怕不?”記者問道,孫國燕坦然回答:“不怕是假的,但只要穿上工作服,我就不怕了,這是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責任和使命,必須要挺身而出?!?/p>
在隔離點的工作中,這12名醫護人員既診療,又當“保姆”和心理咨詢師。有的被隔離者會抱怨,有的會急躁,這時,他們就是被隔離者最堅實的依靠。捧出自己的真心,把每個人當親人,這是他們的原則,讓每個人安安穩穩度過隔離期,健健康康回家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記者 王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