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如何更好的保障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供應,看看都有哪些新招。
渝北區12個鄉鎮街道推出“四不”便民自助蔬菜店
渝北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1月底,渝北區創新性在玉峰山鎮設立“不接觸、不扎堆、不講價、不稱重”的“四不”便民自助蔬菜店。
據介紹,“四不”便民自助蔬菜店的主要運行方式是這由當地政府組織社區、居委會落實一個閑置的門市,動員集體經濟種植戶把蔬菜稱好重量,分門別類的打包,放在便民自助蔬菜店內。
為確保蔬菜的新鮮,當天賣不完的蔬菜,集體經濟種植戶當天就會自行處理,不會留到第二天再銷售。
市民購買蔬菜時,每包菜上都有價格,只需要統一掃碼支付即可拿走,整個過程中,不會出現與銷售方講價、稱重等碰面和接觸。
渝北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四不”便民自助蔬菜店推出后,一方面保障了封閉管理后,當地居民每天新鮮蔬菜購買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當地蔬菜種植戶因為物流不暢而導致的賣菜難問題。
據介紹,到現在,全區12個鄉鎮街道全部都開設有這樣的便民自助蔬菜店。
蔬菜套餐來了,足不出戶菜就到家
面對疫情,為了解決主城居民的吃菜難題,京東云與AI重慶基地聯合重慶市商務委,推出平價蔬菜套餐,送貨上門。
據介紹,為了方便市民購買,眾多蔬菜已經組合成套餐,價位從40元到100元不等,蔬菜種類和數量也非常豐富。
同時上線的,還有具有重慶特色“火鍋套餐”。
比如,定價49.9元的蔬菜套餐,里面就包含青菜頭、青椒、杏鮑菇、長白蘿卜、云南飄兒白、豌豆尖、鮮木耳。
據介紹,市民當天下單次日就可送達,每箱平價蔬菜,夠三口之家3天需求,配送重慶市主城區范圍,根據防控要求無接觸配送,配送人員會將蔬菜送到小區門口,通知業主自行提取。
抓物流保運輸,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及時暢通
為了保障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九龍坡區建立了市場保供政企聯動機制,與15家企業達成儲備協議,籌備糧食10萬余噸、成品油4萬余噸。
培育商貿企業提升流通效率,新沁園開發網銷配送模式,蘇寧小店拓展本地倉設點,祥和蔬菜批發市場日銷售600余噸。
針對沃爾瑪印象匯店等超物流不暢問題,專門開通綠色通道,貨品從總倉送達門店時長縮短40%。
建立與公安、交通等多部門聯席協調機制,開設綠色通道,合力保證生活物資運輸暢通。
來自九龍坡區商務委的統計,目前,全區432家生活物資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糧食日產能1530噸。全區6家物流企業復工,日均貨運量達到1600噸。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