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間:2月8日上午8點
人物:巴南區(qū)疾控中心檢驗科工作人員張元群
![]() |
2月8日,是張元群第15天沒回家的日子,這一天也是元宵節(jié)。
在單位臨時宿舍休息后,早上8點,她端著從食堂打來的湯圓,回到辦公室,趁著吃早飯的時間,她給家人打了一通視頻電話。
電話另一端,9歲的兒子鐘沐言正把一碗湯圓端在飯桌上。
“兒子,要來吃湯圓不。”
“你在單位,我在這邊怎么吃嘛。”鐘沐言的一句話,把張元群問傻了。
一街之隔的家
曾經(jīng)代表重慶參加過全國疾控系統(tǒng)比武的張元群,是巴南區(qū)疾控中心檢驗科的主管檢驗技師,有著12年檢驗經(jīng)驗的她,不僅是全國衛(wèi)生應急技能競爭的“技術標兵”,也是全國衛(wèi)生應急技能競賽“突發(fā)中毒事件處理”競爭個人項目中二等獎獲得者。
“在筆試中,她只比第一名少了一分。”張元群的同事馬君說。
作為單位的“老兵”,在得知單位要24小時值班,需要不間斷對疫點進行消毒、給密切接觸人員采集咽拭子、給送來的樣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時,她不顧家里還有一個正在吃母乳的娃,毅然報了名。
“我有經(jīng)驗,我也參加過全國競賽,相信我。”她給檢驗科主任說。
![]() |
也就是從報名起,張元群就再也沒回過一街之隔的家。
“屋頭有兩個娃,大的9歲,小的才9個月,我們這里有送檢的樣品,我們的還要去給密切接觸人群采樣。我回去,家里人的壓力更大。”8日早上,腫著眼睛的張元群說。
在巴南疾控中心,和送檢樣本有密切關連的工作人員,一致約定,暫時不回家:白天就上長白班,晚上就長上夜班。
原本安排的三班倒,被他們上成了兩班倒。
“一是防護服吃緊,二是反正辦公室都有臨時寢室,吃住都在這里,方便。”
連續(xù)十多天沒回家,張元群9個月的小兒子也因此斷了母乳。
“也還好,之前都是母乳和奶粉混起喂,家里奶粉夠他吃了。”戴著口子,記者看不到她細微表情的變化,卻發(fā)現(xiàn)她腫脹的眼睛更紅了。
![]() |
張元群不回家,她老公鐘漢庭是派出所民警,天天在外面排查。家里一大一小的兩個娃,都由老人照看。
擔心老人忙不過來,不放心大兒子沒人管不寫作業(yè),不放心小兒子一直吃奶粉會不會鬧……
于是,每天的早飯時間,就成了她和家里人互通消息的時候。
2月8日早上8點,張元群就端著湯圓和兒子開啟了視頻時間。
“兒子,要來吃湯圓不。”
“你在單位,我在這邊怎么吃嘛。”鐘沐言的回答,讓張元群愣了一下。
“那你要幫媽媽照顧弟弟哦。”娘倆兒的聊了不到一分鐘,一通電話打了進來,視頻中斷。
張元群接到通知:立即出發(fā),為密切接觸者采集鼻拭子。
再次接通兒子視頻,叮囑兒子好好做作業(yè),張元群就匆匆掛斷了視頻,直奔換衣間,換上防護服。
她的碗里還剩4個半沒吃完的湯圓。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攝影 甘俠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