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月4日中午12點,重慶公交系統共完成電子交易12萬次,其中免費卡3.8萬次,占比約32%,相比2月3日增加了6%。也就是說,僅2月4日上午,就有3.8萬次65歲以上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出門。
多位專家提醒,重慶目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老年朋友又是病毒易感人群,盡量減少外出。
而老年朋友如何做好防控?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收集了如下建議。
一、鐘南山院士帶領的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團隊發布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居家康復及防護策略中提到,老年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要做的如下幾點:
1.確保老人掌握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個人防護措施、手衛生要求、衛生和健康習慣,避免共用個人物品,注意通風,落實消毒措施。倡導老人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
2.老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癥狀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隔離,避免與其他人員近距離接觸。
(2)由醫護人員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視病情狀況送至醫療機構就診,送醫途中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曾與可疑癥狀者有無有效防護的密切接觸者,應立即登記,并進行醫學觀察。
(4)減少不必要的聚會、聚餐等群體性活動,不安排集中用餐。
(5)若出現可疑癥狀的老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病人離開后(如住院、死亡等),應及時對住所進行終末消毒。具體消毒方式由當地疾控機構的專業人員或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導。沒有消毒前,該住所不建議使用。
二、中日友好醫院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詹慶元給老年朋友和家屬一些建議:
1.如果老人在家里,家人要更加關注老人的日常生活,保持通訊暢通。同時要常備體溫表和口罩。由于老年人抵抗力比較弱,所以早晚測體溫,出門戴口罩,日常要洗手。時常電話和微信問候,一方面問他有沒有發熱、咳嗽的癥狀,更重要的是要問他的飲食情況、睡眠情況和精神情況,因為老年人發病可能和年輕人發病不一樣,主要表現為日常的生活狀態的變化,要高度關注。
2.如果有外出,要盡量減少,同時避免各種聚會。遠離有咳嗽和發熱的人群,多通風,建議大家在不受涼的同時盡量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包括坐電梯、坐公交。再就是一定要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回來之后,或者是收了快遞之后。外出戴口罩時一定要把鼻梁的夾子按好,保持口罩很好的密閉性,這點非常關鍵。
3.對于行動不便和交流有困難的老人,家人要更加關心體溫、飲食、睡眠和精神狀態的變化。
三、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提出以下倡議:
1.面對疫情,老年人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過度恐慌,要科學防控,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2.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商場、車站、公共浴池、棋牌室、麻將館等地。
3.必須外出和乘坐交通工具時,要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盡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物品和部位;盡量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從公共場所返回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居室勤開窗,經常通風。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進行室內擦拭消毒。
5.注意補充營養,多喝水。煙酒對傳染病預防沒有任何好處。
6.注意食品衛生。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避免前往售賣禽類、野生動物等活體動物的市場。避免接觸或食用未高溫處理過的動物產品。
7.合理適度鍛煉身體,可利用室內空間活動。保證充足和規律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
8.冬春交替季節的溫度變化較大,要注意保暖,盡量避免感冒。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醫囑按時服藥,做好慢性病管理。
9.家中備置體溫計、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資。記住所在轄區發熱門診的電話,有任何疑問可以致電咨詢。
10.避免接觸發熱、咳嗽或其他呼吸道癥狀的患者。如果近期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者疑似感染者有過接觸,要盡快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聽取醫務人員的建議。
11.自己感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如果出現發熱或咳嗽等可疑癥狀,應主動戴口罩,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并盡量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要主動告訴醫生自己在疫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情況以及發病后接觸過什么人,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
12.主動學習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關知識,注意獲取由權威機構發布的防病知識和疫情信息,增強對虛假和錯誤信息的辨識能力,不信謠,不傳謠,防止上當受騙。老年人的家人要發揮督促教育作用,幫助老年人落實好相關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