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街道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要求和《重慶市實施全民義務植樹條例》,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鞏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積極拓展和創新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持續推進全街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雙贏。在活動中涌現了一批典型事例。
事例1:
盤龍街道扶貧幫扶單位云陽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在盤龍街道青春村5組開展了秋冬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再掀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熱潮。2019年10月30日上午,縣人大工委組織轄區部分縣人大代表與縣人大機關全體干部職工一道開展“我為祖國植10棵樹活動”,縣人大主任趙勇同志親自帶頭揮動鋤頭植下樹苗,
事例2:
盤石中學校組織開展了圍繞“我為祖國植10棵樹”主題的手抄報評選活動,師生共32個班58幅作品。通過這次活動,增強了師生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九龍小學師生在長江邊上開展了“我為我為祖國植10棵樹,為校園添一抹綠”植樹活動,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增強了生態綠化意識。
事例3:
街道古桑村組織了在家黨員、組長、村支兩委、部分群眾們一起參加“我為祖國植10棵樹”義務植樹活動。對廢棄磚廠留下的荒坡進行植樹復綠,因立地條件差,坡上盡是石谷子地,鋤頭下去叮當響,但植樹人員拿起鐵鍬、鋤頭,或兩人一對或三人一組,挖坑植苗、客土入坑、培實新土,大家都勁頭十足,經過辛勤勞動,共栽下了1000余株柏樹,山坡披上一片新綠。
事例4:
盤龍街道轄區縣人大工委為進一步響應和落實“我為祖國植10棵樹”義務植樹活動,倡議開展“盤龍街道第17屆縣人大代表林” 認捐活動,十多名代表們捐款共同集中管護一片林,為盤龍的綠水青山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