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也是與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銜接。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縣上下聚焦“五個振興”,推進鄉村振興區域發展規劃布局調整和完善,一條條振興舉措、一個個振興項目繪就了美好藍圖,在迸發而出的振興活力之下,廣闊的農村大地煥發新顏。
彭氏宗祠,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花千谷,3A級旅游景區。以這兩處景點為核心,一個輻射7個村1.7萬人的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正在鳳鳴鎮大刀闊斧地建設中。
![]() |
“我們現在是以打造市級農業示范園為目標,最終的目標是要創建國家級農業示范園,按照相關要求,我們著力培育以蠶桑為主的主導產業,實現產業振興。”鳳鳴鎮黨委副書記李興祥介紹說。
蠶桑是鳳鳴鎮的傳統優勢產業,即將在這個現代農業示范園迎來“破繭重生”。去年10月,該園區一期工程全面啟動,計劃三年內新建標準示范園667公頃,加上傳統桑園,三年后鳳鳴蠶?;貙⒊^1334公頃。據悉,太地村和五同村規劃建設67公頃的標準示范園,采用智能蠶桑養蠶模式,改變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養殖模式。智能、機械以及先進技術的加持將讓鳳鳴養蠶模式走向多元化、現代化。
鳳鳴鎮農業服務中心蠶桑技術員盧世寬表示:“蠶桑是我們鎮的主導產業,更應該把它當成一份事業來做。為了真正讓主導產業發揮主導作用,桑樹從定植開始就按照規范化、標準化、優良化等要求來做。”
![]() |
規劃建設中,該示范園區引進重慶峻西、祥飛智能等市級龍頭企業,以流轉土地或“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方式經營,在形成蠶桑產業集群的同時,也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助農穩定增收拓寬渠道。
蠶桑為主,卻并非一枝獨秀。示范園區內,鳳鳴鎮鼓勵其他產業采取小規模、多品種、高效益的模式進行發展。在風景秀麗的響灘子水庫旁,一個規模達134公頃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已初見成效。園內有蔬菜34公頃,水果100公頃,包括草莓、葡萄、藍莓、柑橘、桃子、李子、櫻桃等多個品種,一年四季蔬果不斷。李興祥介紹說:“在我們這個示范園里,不僅有蠶桑產業,還有水果產業、觀賞性產業等,既能賞花,又能采果、休閑,形成了一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園區?!?/p>
![]() |
可以說,鳳鳴鎮現代農業示范園正成為我縣加快產業振興步伐的“排頭兵”。過去一年,我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思路,緊扣《云陽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部署, 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特色產業、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才培育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的投入,“五個振興”齊頭并進。
在產業發展上,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夯實糧食產能、優化糧油結構基礎上,大力培育柑橘、經果林、中藥材、調味品、牛羊等山地特色高效產業。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制定實施《云陽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重點圍繞“五沿區域”和“六邊兩面”,持續推進村規劃編制、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六項重點任務。
![]() |
在文化建設上,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載體,充分發揮其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的作用,深入實施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公共文化服務惠民、文明創建示范引領、移風易俗專項整治“五大行動”。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緊緊圍繞鄉村人才引進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教育資源優化“四大工程”,以“萬人百億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在組織建設上,實施“堡壘行動”“先鋒行動”“強基行動”“聚力行動”四大行動,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重點,堅持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其他組織建設、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振興,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組織保障。
振興繪藍圖,鄉村煥新顏。2019年,我縣建立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項目儲備庫,涉及項目92個,總投資155.8億元;開展鄉村振興“個十百”試驗示范鎮村建設工作,確定縣級綜合示范鎮2個、縣級單項示范村10個、縣鄉示范村100個,實施項目169個,完成投資8252萬元。強化園區建設,集中力量加快建設鳳鳴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普安、紅獅、江口3個農業綜合體,成功創建市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鄉鎮3個、示范村5個、示范點10個,引領全縣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陳小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