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90后姑娘鄧紅用初心閃耀扶貧路" />
![]() |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讓全國人民熱血沸騰。
“脫真貧、真脫貧”,老百姓滿意是唯一檢驗標準。在云陽縣清水土家族鄉,有這樣一位扶貧干部,她是一名“90后”姑娘,小小的身體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大學畢業后,她沒有選擇城市的高樓大廈、繁華喧鬧,而是義無反顧地奔向了鄉村的田野鄉落。她在清水土家族鄉接過了前輩們的托付,跟上了新時代的召喚。她,就是清水土家族鄉社事辦副主任、廟塆村駐村干部鄧紅。
“群眾不脫貧,我就不結婚。”這是鄧紅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6年來,她默默用青春的燦爛照亮著農村貧困的角落,帶領著群眾一步步地走出貧困,走向幸福。
一種為民服務的情結——
“這里的人太苦了,一定要想方設法幫他們脫貧!”
鄧紅從小在江口鎮山里長大,她深知農村生活的艱辛,對偏遠地區的貧困群眾有一種特殊的感情。2009年,還是一名大一新生的鄧紅就決定了畢業后要扎根基層,她報考了定向生,畢業后就回到老家云陽清水土家族鄉工作。
2016年,位于云陽縣“尾巴”上的清水土家族鄉廟塆村依然穩戴“貧困村”的帽子。為何?因該村地處清水土家族鄉的高山地區,山高坡陡、交通滯后、信息閉塞、人多地少,九分山地一分田。
“脫貧攻堅時間緊,廟塆村這‘硬骨頭’必須要啃下!”鄉黨委政府下了決心。但派誰去啃這塊硬骨頭?
“讓我去!”鄧紅主動請纓。鄉領導打量著這個細皮嫩肉的“90后”姑娘,沒有說話。
“我能吃這個苦!”鄧紅堅定地說。見她態度堅決,領導同意了,讓她下村擔任扶貧駐村工作隊隊員。
但扶貧工作哪有那么容易進行的?進村后,早有心理準備的鄧紅還是面臨了不少挑戰。
第一次開院壩會,面對面向群眾宣傳扶貧政策的時候,鄧紅話還沒說兩句,就有位姓冉的老人站起來反駁她:“你一個小丫頭,剛來我們村,啥子都不曉得,說這些沒用的有什么用?我看好多開著小車住著洋房的人都領了低保,你們就是在瞎搞,就憑你能管好我們村的事?簡直做夢!”說罷,其他村民就已經七嘴八舌,吵得不可開交。對于大家的不理解、不信任,鄧紅耐心地解釋,并掏出手機給冉老爺子看登記在冊的低保戶的詳細情況,告訴他們每一戶低保戶自己和同事都做了核實,絕不會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但村民的聲音越來越大,沒一會兒,鄧紅的聲音就被完全蓋住了。
那兩天,鄧紅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整天都在想著這件事,越想越委屈,覺得村民們不講理。廟塆村黨支部書記毛海生看鄧紅情緒低落,便跟她談起他剛到村里工作遇到的事情。他說他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被誤解、被打擊,可是他從來沒想過要放棄。“群眾苦啊,日子過得苦,心里也苦。說話雖然難聽了點,但他們本性都是很善良的,叫我就這樣不管了,我不忍心啊!”毛支書告訴鄧紅說,“我們說錯了話,最多是受點面子上的委屈,可群眾們卻是要實打實遭受損失的。”毛支書的話不無道理,鄧紅開始反思,自己初來乍到,什么情況都不清楚,就亂忙一氣,做了無用功是小,萬一幫了倒忙,好心做壞事就糟了!鄧紅認為,要改變村民的看法,駐村的同時必須要“駐心”,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你當家人。她開始從走訪做起,了解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記錄每件關系群眾生產生活的小事。這樣,才有底氣有能力為群眾幫好忙做好事。
第一次開院壩會,面對面向群眾宣傳扶貧政策的時候,鄧紅話還沒說兩句,就有位姓冉的老人站起來反駁她:“你一個小丫頭,剛來我們村,啥子都不曉得,說這些沒用的有什么用?我看好多開著小車住著洋房的人都領了低保,你們就是在瞎搞,就憑你能管好我們村的事?簡直做夢!”。說罷,其他村民就已經七嘴八舌,吵得不可開交。對于大家的不理解、不信任,鄧紅耐心地解釋,并掏出手機給冉老爺子看登記在冊的低保戶的詳細情況,告訴他們每一戶低保戶自己和同事都做了核實,絕不會出現渾水摸魚的情況。但村民的聲音越來越大,沒一會兒,鄧紅的聲音就被完全蓋住了。
那兩天,鄧紅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整天都在想著這件事,越想越委屈,覺得村民們不講理。廟塆村黨支部書記毛海生看鄧紅情緒低落,便跟她談起他剛到村里工作遇到的事情。他說他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被誤解、被打擊,可是他從來沒想過要放棄。“群眾苦啊,日子過得苦,心里也苦。說話雖然難聽了點,但他們本性都是很善良的,叫我就這樣不管了,我不忍心啊!”毛支書告訴鄧紅說,“我們說錯了話,最多是受點面子上的委屈,可群眾們卻是要實打實遭受損失的。”毛支書的話不無道理,鄧紅開始反思,自己初來乍到,什么情況都不清楚,就亂忙一氣,做了無用功是小,萬一幫了倒忙,好心做壞事就糟了!鄧紅認為,要改變村民的看法,駐村的同時必須要“駐心”,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你當家人。她開始從走訪做起,了解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記錄每件關系群眾生產生活的小事。這樣,才有底氣有能力為群眾幫好忙做好事。
沒兩天,鄧紅就帶著特病證來到了冉老爺子家。那天,他們聊了很久,從冉老爺子家的家庭情況,到常年吃藥的困擾,談起了近幾年的政策變化,又說到村內的發展變化。臨走的時候,冉老爺子有點不好意思地對鄧紅說:“那個,上回開會我不是專門要說你的,你是個好同志,說那些話是我的不對,我……我跟你道個歉,你莫往心里去哈!”
就這樣,鄧紅邁出了駐村工作的第一步。開展扶貧工作以來,鄧紅和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們一步一個腳印,走遍了4.8平方公里的廟塆村,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靈傾聽民聲,用真誠溫暖民心,把汗水灑在了貧困村的田間地頭與貧困戶的屋內屋外,全村289戶的戶情他們都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