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她是沖鋒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干部,也是一位哺乳期的二胎媽媽,她叫向玲玲,家住人和街道,是養鹿鎮經發辦主任,她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兼顧著家庭和扶貧工作。
1月6日,天蒙蒙亮,向玲玲給6個月的女兒穿完衣服,深深親吻了她一口。在這之前,這對母女剛分別了三個星期。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向玲玲都會經歷這樣一次難舍難分。去年,兒子剛滿7歲,女兒才4個多月時,向玲玲就回到扶貧工作崗位上,用溫暖和實干擔當影響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向玲玲提著工作包,正往門外走,女兒嚷嚷著要跟媽媽走,緊緊抓著向玲玲的衣角不放手,婆婆王明云只好帶著孫女跟隨向玲玲走到公路邊,直到向玲玲上車。看著女兒楚楚可憐的模樣越來越模糊,向玲玲濕潤了眼眶,但她很快又調整好情緒,奔赴扶貧一線。她總說放心不下貧困群眾。
剛到養鹿,向玲玲就趕到同發村貧困戶趙中芝家里。趙大姐家剛通過“舊房整治”扶貧項目粉刷了房子,她高興地邀請向玲玲進屋參觀。趙中芝說:“她孩子才幾個月,經常往我家跑,我一家大小有什么困難都是她盡力幫我,像親人一般。現在我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多虧了有她幫忙。”
扶貧路上,向玲玲總是提著一個工作包和一個箱子。由于女兒對普通奶粉過敏,需要母乳喂養,為了讓女兒能夠吃到母乳又不影響工作,向玲玲特意買來了母乳儲奶保鮮袋,當起了一名“飛奶媽媽”。白天,她將母乳擠出來放在保鮮包中,冷藏在冰箱里,凌晨五點半趁著鄉鎮的快遞車出村,運送到城里,作為女兒兩三天的口糧。
向玲玲笑著說:“我同事知道我是通過快遞的方式把母乳帶回家給孩子吃,還開玩笑說這叫‘飛奶育嬰’,這樣既不會落下工作,也讓孩子吃上母乳,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向玲玲的同事李杰看在眼里,敬佩在心里,她說:“向玲玲責任心很強,又勤奮好學,工作之余查閱各種資料,鉆研各種扶貧政策。我也是當媽媽的,挺佩服她的。”
從青澀的大學生村官到成熟干練的扶貧干部,從門外漢到扶貧“小專家”,在這澎溪河岸的綠水青山間,向玲玲用十年時間留下了成長足跡,更參與并見證了養鹿柑橘產業蓬勃發展,群眾脫貧致富。
向玲玲欣慰地告訴記者:“現在家家戶戶都種有柑橘,看著群眾的柑橘豐收了,今年收入又增加了,哪戶又脫貧了,我內心也為他們高興,同時也有一種收獲感和成就感。”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沖鋒號已經吹響。向玲玲表示:“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養鹿鎮一個個貧困家庭‘站起來’,走向了新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條件,生活水平逐步改善。我相信我的孩子長大以后,也能理解我現在做的決定,全力支持我的。”
(記者 鄭紅均 陳小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