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記者到縣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多家醫院進行探訪發現,隨著冬季的到來,孩子們扎堆兒生病,兒科室外人滿為患。為什么一到冬天,孩子就容易扎堆生病?據醫生介紹,在幼兒園或學校里,小朋友座位一個挨一個,非常容易發生呼吸道交叉感染。另外,喝水不夠,或吃得太多、消化不好也會讓孩子們容易患病。
小孩老人最易感染流感
近日,記者來到縣醫院,看到門診區域幾乎已經沒有座位,很多家長抱著孩子不停地安撫。隨后記者來到兒科急診,分診臺前,護士正忙著給患兒測體溫,因為病號較多,醫生們非常忙碌。
縣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湯穩權告訴記者:“近期小患者數量很多,患兒的年齡段集中在1到3歲,幼兒階段就診的患兒常見的表現是發熱咳嗽,以呼吸道感染癥狀為主。”
據醫護人員介紹,去年12月份開始,患流感的小患者就非常多,很多小患者有發燒、咳嗽的癥狀,重癥的比較多,很多患者集中于早上和午間,醫護人員中午有時候都忙得顧不上吃飯。
家長梅小霞抱著孩子在焦急的等待著就診,她告訴記者:“孩子已經感冒兩三天了,一直咳嗽,流鼻涕,在外面小診所拿藥吃了沒效果,今天到醫院來檢查一下,做個霧化。”
湯穩權介紹:“經常有孩子發燒咳嗽四五天來醫院,口服藥物效果不理想,來的時候精神狀態也不是很好,希望家長發現孩子咳嗽發燒等癥狀,要早點來醫院就診,免得感冒越來越嚴重。”
45歲的劉國強家住在盤龍街道,正陪著她母親排隊檢查,他告訴記者:“早上起來母親覺得頭痛,有點發燒,她本來有點其他疾病,害怕感冒時間長引起其他癥狀,就早點來看看。”
記者發現,就診患者中,除了很多兒童,老人占的比例也很大。湯穩權介紹,流感患者雖說以免疫力較低的老人和兒童居多,但也不乏年富力強的中青年人。中青年人患流感的表現以呼吸道疾病、腸胃系統疾病居多。
如何識別流感和普通感冒呢?湯穩權提醒,此次流感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C~40°C,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兒童流感的臨床表現和并發癥與成人相似,部分以嘔吐、腹痛、腹瀉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