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 朱學徽)近日,記者來到棲霞鎮吉平村的桑蠶養殖基地,工人們正忙搬運養蠶設備,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明建正在整理蠶床,現場一片忙碌。
去年,吉平村駐村第一書記葉正泉在一次走訪中從村民口中得知,村里素有種桑養蠶的傳統,但由于養殖規模小、蠶繭銷路不暢、養蠶產量低、收入不高等原因,蠶農逐漸放棄了種桑養蠶,改種其它農作物或外出務工。葉正泉發現村里耕地撂荒現象日益嚴重,造成了耕地資源的極大浪費。在他看來,種桑養蠶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風險小。2019年8月,葉正泉和村里工作人員一起到外地學習養蠶技術,看到了規模化養蠶的成效,更加堅定了發展種桑養蠶產業的決心。同年9月,村里流轉土地6.7公頃,栽種桑苗6萬株,9月試養蠶繭160余公斤,村集體直接獲益近3000元。
去年年底,葉正泉看著村里近1000平方米的校舍長期空著,思索著把這閑置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經過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商量后,一致決定將閑置的校舍改造成桑蠶養殖基地,新建蠶房500平方米,擬建蠶床1500平方米,目前桑蠶養殖基地基本建成,正在安裝蠶床。“校舍擱置好幾年了,平日里用來堆放雜物,現在打造成桑蠶養殖基地,不僅利用了閑置資源,還大大的節省了產業成本,真是兩全其美。”王明建說。
下一步,吉平村將動員全村在家200多戶農戶養蠶,采用“公寓式”養蠶模式,即村民到桑蠶養殖基地以低價購買小蠶,由基地向村民提供技術指導進行養蠶,基地以高于市場價收購村民的蠶產品,以此增加村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