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境內水系發達、河流縱橫,除長江、嘉陵江、烏江以外,還有大小河流5300余條、水庫3000余座。
2019年4月20日,重慶市委書記、市總河長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總河長唐良智共同簽發了重慶市第1號總河長令,決定在全市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
總河長令發布以來,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問題4055個,已整改3345個,整改率82.5%。
今(6)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重慶市第1號總河長令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相關情況。
![]() |
新聞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
吳盛海 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河長辦主任
劉 芹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市環境行政執法總隊黨委書記、總隊長
董 勇 市住房城鄉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任麗娟 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河長辦副主任
主持人:
馬然希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
馬然希主持發布會
1.75萬名河長“上崗”
實現“一河一長”“一庫一長”全覆蓋
吳盛海介紹,目前,重慶已全面建立了市、區縣、街鎮三級“雙總河長”架構和市、區縣、街鎮、村社四級河長體系,全市共設置河長1.75萬名,實現了“一河一長”“一庫一長”全覆蓋。
期間,全市順利完成5300余條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編制工作,針對“一河一策”重點任務落實,督促市級河流牽頭部門和各區縣注重輕重緩急,明確年度目標,積極籌措資金,實行打表推進,所有河流“一河一策”2019年度重點任務已全面分解落實。
吳盛海說,目前,全市還未整改到位的710個存量問題主要涉及污水收集和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各區縣已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確了整改時限,將結合“一河一策”的深入實施,全面壓實責任改、倒排工期改,確保按期整改到位。
![]() |
吳盛海介紹相關情況
“智慧河長”當助手
提檔升級“一河一檔”信息化建設
期間,重慶以信息化建設推動“一河一檔”工作,建立完善5300余條河流“一河一檔”,公布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42條河流名錄,累計完成河道劃界32231公里、水庫劃界8415公里。在全國率先建成重慶市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投用后用戶數量已達2.5萬人。
吳盛海說,在智能運用抓排查中,重慶運用管網探查機器人、潛望鏡等技術手段查明污染源,為精準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為優
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
![]() |
劉芹介紹相關情況
劉芹介紹,通過各級單位、部門協同努力,2019年全市水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為優,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達到三類以上比例為97.6%,高于2019年度目標7.1個百分點。
與2018年比,全市有4個斷面水質類別提升,其中,大溪河由三類提升至二類,瀨溪河、臨江河、玉灘水庫3個斷面全部由四類改善為三類。更值得一提的是,梁灘河、花溪河、桃花溪、太平河流域的5個斷面從2018年的劣五類全部改善為2019年的五類或四類。至此,重慶已實現了全面消除劣五類斷面。
跨界河流整治是工作中的一個難點,為此,重慶探索建立了跨界河流聯防聯控機制。市級層面先后與四川、貴州簽訂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協議,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聯合執法和聯合巡河等,推動跨界河流全流域系統治污。共有10個區縣與市外區縣就24條(段)河流簽訂了18個合作協議,分級建立了跨省市界河流聯合排查、定期聯席會商等9項聯合機制,因地制宜推動落實。如潼南區、銅梁區、遂寧市、資陽市聯合簽署《河長制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集中巡河和交叉巡河機制,集中整治瓊江污水突出問題;綦江區與遵義市習水縣,合川區、梁平區、潼南區與四川武勝縣、內江市,黔江區與湖北利川市聯合巡河并召開河長制聯席會議,打擊污水偷排偷放行為。
今年城市生活污水
集中處理率將達到95%
據介紹,按照總體目標,到2019年底,全市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要取得階段性成果,基本杜絕污水偷排、亂排行為。2020年,城市、鄉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85%以上,處理排放的污染物達到相應排放標準。
吳盛海介紹,今年,整個專項整治行動將分為全面排查、集中整治、鞏固提升三個階段開展:
● 第一階段為4月20日-5月30日,逐條河流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 第二階段為6月1日-10月31日,在前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通過集中整治、依法打擊、補齊短板等形式逐一整改銷號;
● 第三階段為11月1日-12月31日,對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并建立長效機制,嚴防問題反彈,逐步解決短板問題。
新建城市污水管網589公里
重慶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
![]() |
董勇介紹相關情況
董勇介紹,2019年是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市住房城鄉建委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重慶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按照“補齊老舊管網舊賬、新建管網不欠新賬”的思路,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城市污水管網1515公里,加快補齊城鎮污水管網短板。
目前已新建城市污水管網589公里,新建鄉鎮污水管網2162公里。全市累計建成城市污水管網1.42萬公里、鄉鎮污水管網1.25萬公里,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
同時,市住房城鄉建委還推進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新、改、擴)建設,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目前已完成7座、啟動4座污水處理廠(新、改、擴)建設,完成15座、啟動2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市累計建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72座,總設計處理規模434萬噸/天,實現了38個區縣全覆蓋。
新聞多一點
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亂象整治
加強管網質量,提高運行能力
![]() |
中新社記者提問
中新社:市第1號總河長令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亂象整治,各級河長積極參與,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下一步專項整治行動中如何更好發揮河長的作用?各級河長出現變動時,如何確保專項整治持續推動?
![]() |
任麗娟回答記者提問
任麗娟:總河長令發布以后,各級河長,特別是全市近800名區縣級河長,主動靠前指揮,擔當作為,有力推進了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問題專項整治的深入開展。
要發揮好河長的作用,最關鍵的就是要持續壓緊壓實各級河長的責任,河長制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制,而不是“冠名制”。各級河長是河庫保護管理工作的領導者、決策者、組織者和推動者,也承擔著全市各級河庫管理保護的組織、協調、督導和考核的職責。
為此,我們將出臺《關于進一步強化河長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以常態化巡河等方式督促河長擔當盡責,及時排查污水偷排直排亂排等問題,督促河長牽頭解決。同時,我們還要加快智慧河長信息化系統的建設進度,以大數據、智能化的手段實現“天上看、網上管、地上查”的動態化監管目標,為各級河長履職提供技術支撐,使河長制的工作更加精細化、常態化和科學化。
對于河長崗位調整變動,我們河長辦的要求是在河長離任后的一個月內,主動跟繼任河長做好交接工作,并在繼任河長到崗后的15個工作日內,同級河長辦要及時更新河長制公示牌上的相關信息,傳好接力棒。市河長辦也將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特別是加大暗訪的工作力度,及時掌握下級河長和相關部門的履職情況,加大檢查力度,督促各個河長定期巡河履職。
![]() |
人民網記者提問
人民網:現在很多污水偷排行為都比較隱蔽,有什么好的方式能高效監督?
劉芹: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利用監測作為支撐。2019年以來,我們在重點河流上增設了1568個加密的監測點位,對重點河流每個月都要進行體檢、通報、分析,才能夠精準、快速找到被污染的河段,問診超標的原因。
第二,利用智慧環保互聯網,運用三級排查的方式來鎖定污染源:
● 一級排查是通過無人機、無人船、管道機器人等科技手段進行排查;
● 二級排查是進行對航拍發現的疑似排污口的地方逐一進行排查;
● 三級排查是攻堅排查,對疑似排污口的地方進行監測、溯源,最后鎖定偷排偷放的行為,具體到哪家企業,這就是精準施策、精準治污。
![]() |
國際在線記者提問
國際在線:在補齊城鎮污水管網的短板方面,2020年有沒有一些好的新的舉措?
董勇:我們的短板就是以前的老舊城區管網缺失,所以補短板的舉措就是對整個城區的城鎮管網進行普查,摸清管網家底,今年財政也安排了專項資金,對管網普查進行資金補助。
其次根據普查的結果,今年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進合流制改造、問題管網更新。
在下一步管網建設過程中,包括改造管網過程,加強對管網質量的管理。
最后要實現“建管一體”,加強管網的日常維護和管養,提高管網運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