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質量發展正向預期不斷增強" />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郭曉靜)重慶日報記者12月11日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以來,重慶全面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有關要求,陸續推出“支持實體經濟企業18條”等政策措施,為企業減負近千億元,為市場注入“強心劑”、服下“定心丸”,全市高質量發展正向預期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重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全市政策預期穩定,市場主體信心穩定,社會預期持續向好,發展環境穩定。
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市高質量發展正向預期不斷增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戰略導向堅定,政策預期保持穩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賦予重慶努力發揮“三個作用”重大使命,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形成穩定預期“最強音”。“中央實施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等戰略部署,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政策賦能不斷強化。”該負責人表示,重慶對標對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八項行動計劃”取得了成效。比如為企業減負近千億元,成功舉辦智博會、西洽會等重大活動,這些行動也讓“重慶利好”不斷釋放。
其二,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市場主體信心穩定。今年以來,重慶出臺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全渝通辦”“網上辦”事項比例超過80%。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35萬戶,民營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1.6%、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重慶開放合作向縱深推進,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圓滿召開,自貿協定升級版正式生效,中歐班列(重慶)進出口貨值增長近50%,新增5條國際航線,實際使用外資100億美元以上。全市創新活力不斷增強,高標準建設重慶科學城,與教育部簽訂“雙一流”建設協議,與科技部簽訂協議推進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新簽約引進山東大學等24家創新資源,成功舉辦2019重慶英才大會。全市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保持10%以上增速,全市銀行業不良率、小貸不良率、融資擔保代償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社會融資預期良好。
此外,重慶社會民生保障有力,社會預期也持續向好。據悉,今年全市脫貧攻堅穩步推進,實現10.75萬人脫貧,99.94%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我市還實施“就在山城”就業促進計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75萬人,比年初預期增加15萬人。全市個人所得稅改革落地,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9%以上較快增長,居民收入預期持續改善。我市不斷完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家庭等救助政策,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我市還全面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有力應對非洲豬瘟影響,物價溫和上漲。生態環境方面,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繼續保持在300天以上,廣陽島成為長江上游地區首個國家支持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