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10月11日,縣法院駐院調解室來了幾位特殊的來訪者,年過七旬的王大爺滿臉愁容,和兩位弟弟來到工作室尋求司法幫助。
成立調解室 群眾辦事既高效又省錢
節約訴訟成本130余萬元
原來,王大爺的母親過世2個月了,但母親留下一筆財產,這些財產兄弟們如何分才公平,一直成為王大爺一塊心病,于是,他和姐弟們來到法院想搞個明白。法院立案庭了解基本情況后,認為這起民事繼承適合訴前調解,于是引導王大爺一家人來到駐院調解室。1個小時不到,在調解員的幫助下,兄妹五人意見達成一致。隨后,法院專職訴調對接的王法官對駐院調解室形成的調解協議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當場進行司法確認發放民事裁定書。王大爺的憂愁煙消云散,兄妹幾人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一份民事裁定書和法院判決書具有同等的效力,具有強制執行力,這意味著他們不用花一筆較高的訴訟費,在最短時間內就能對繼承的遺產進行合法的分配。
王大爺的案件做到當天辦結,當天領取法律文書,不讓當事人跑二次路,高效為其服務,這一切得歸功于云陽法院與駐院調解室的緊密配合。
2017年10月,醫療、物業、道路交通事故三個人民調解委員會進駐法院設立調解站,在運行一年時間內,云陽法院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同比下降50%,醫療糾紛更是明顯減少,2018年全年僅2件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
駐院調解室的每件案件平均辦案時長在13天左右,最短的可在一個小時達成協議。協議達成后,有的可當場兌現,有的可根據當事人意愿申請法院司法確認,司法確認制度是人民法院運用司法權對人民調解工作給予的一種有力支持和保障,同時也是對當事人的司法救濟和司法保障,既可以減少訴訟,也能保障協議的有效執行。他們的調解程序相對法院訴訟程序來說,更加便利化、高效化、實質化。
2019年1月,“云陽縣重大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駐縣法院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駐院調解室受案范圍從醫療、物業、道路交通事故擴大到所有民商事案件,促使矛盾糾紛得到快速解決,有效緩解法院受案壓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解紛需求。
今年1~9月,駐云陽法院調解室共受理案件954件,已通過調解、撤訴結案664件,平均調解時長13天,兌現案款6000余萬元,為當事人節約訴訟成本13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