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何競嘉)“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這首經典老歌里,有著世人對愛情的美好期許。在雙江街道梨園社區,就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叫何勝華,妻子叫陶宏秀。
“慢點走,你的病才剛剛好,得注意才行。”近日,記者來到何勝華爺爺家,看到他正攙扶著妻子陶宏秀婆婆從洗手間慢慢走出來。這溫馨的畫面,何勝華老人家每天都在重復上演。
何勝華爺爺今年82歲,老伴陶宏秀今年76歲,兩個都是云安人,膝下有四個子女。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們漸漸長大,有的在外地務工,有的有了自己的家。老兩口住在雙江街道梨園社區,生活過得雖然平淡,但很幸福。
今年5月15日,陶宏秀婆婆正在公園和街坊鄰居一起聊天,她剛站起來就突然倒了下去,左半身體失去了知覺,動彈不得。鄰居趕緊打120叫來救護車,同時通知何勝華爺爺。何勝華爺爺接到電話后,顧不上換拖鞋,迅速跑下樓趕去醫院。
經醫生診斷,陶宏秀婆婆是突發腦梗塞,喪失了勞動、語言及生活自理能力。
在陶宏秀婆婆住院期間,何勝華爺爺總能憑著老兩口多年生活的默契對老伴陶宏秀的眼神來理解她的意思。穿衣、洗漱、喂飯、倒大小便,何勝華爺爺不厭其煩。有時,陶宏秀婆婆發脾氣,何勝華爺爺總是包容與理解。“她是個有自尊心的人,現在生病了說不出話,心里難免會有落差,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怪她也不怨她。”何勝華爺爺說,“生病的人發點脾氣正常,所以,照顧的人不僅要理解,而且要懂得對方心里。”
經過醫生的的治療,陶宏秀婆婆出院了。但由于行動不變,出院后,家務事全落在了何勝華爺爺身上。現在,除了每天出門買菜,何勝華爺爺絕大多數時間都家中。每天早上5點,何勝華爺爺就起床為陶宏秀婆婆更換尿不濕,隨后幫其擦洗身子換衣服,然后給陶宏秀婆婆做早飯、清洗床褥衣物。由于生病,陶宏秀婆婆消瘦了許多,何勝華爺爺很注意陶宏秀婆婆的飲食搭配。陶宏秀婆婆想吃肉,何勝華爺爺就把肉燉得軟軟的,陶宏秀婆婆想吃魚,何勝華爺爺把魚煮好后,細心地剔除魚刺,以免陶宏秀婆婆卡喉嚨。
白天何勝華忙忙碌碌,夜里也不能好好休息。“她一向怕熱,一到半夜衣服就濕透了需要更換。”夜里,只要聽到陶宏秀婆婆嗚嗚叫喚,何勝華爺爺就立刻起床為陶宏秀婆婆換衣服或更換尿不濕。有時,何勝華爺爺夜里要起來四五次……4個月來,何勝華爺爺對陶宏秀婆婆始終溫柔以待,還不斷給予安慰和鼓勵,提振陶宏秀婆婆戰勝疾病的信心。
“剛出院的時候,她只能在床上躺著,我要寸步不離地照顧她,現在好多了,就是說話語言還不太清楚,不過,別人說什么她能聽懂。”在何勝華爺爺的細心照料下,陶宏秀婆婆的身體漸漸好轉,可以緩慢走路,心態也恢復了。看著逐漸好轉的老伴,何勝華爺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陶宏秀婆婆一直握著何勝華爺爺的手,聽得很認真,當聽到何勝華爺爺說起照顧陶宏秀婆婆的艱辛時,陶宏秀婆婆她眼里滿是內疚、自責和無奈。陶宏秀婆婆雖然只能和記者咿咿呀呀地說話,但記者從她臉上讀懂了她對何勝華爺爺的感激之情,陶宏秀婆婆還對何勝華爺爺伸出大拇指稱贊。
“現在,我就想著把她照顧好,看著她一天比一天好轉,我就滿足了,就覺得有希望。”何勝華爺爺說,“在一起生活了一輩子,我們已經習慣了彼此,人不是物件,不能說有毛病了就扔掉,只要我還在,就要一直照顧她,這就是我的真心話,也是我對她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