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學生做良師益友
格外照顧“差生”
曹雪芹的教育工作,讓她練就了一雙敏銳的眼睛和一顆洞察細微的心,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存在的異樣,并能及時糾正、教育、培養,使之沿著健康的道路前行。
曹雪芹以前的學生小輝,特別內向,在學校不和同學交流,在家里也不和家長交流,是班里有名的“膽小生”。為此,曹雪芹多次到學生家里進行走訪,了解到小輝家人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孩子時,曹雪芹就主動找到孩子的家人,告訴家長要多鼓勵孩子。
為了幫助小輝練習膽量,曹雪芹上課時經常提問他一些容易的問題,下課時找他談心。發現小輝的英語很好時,就在學校每周一課的英語學習中,讓他帶著大家朗讀。漸漸地,小輝變得開朗多了,還和幾位同學成了知心朋友。
還有一位名叫小豪的學生曹雪芹現在還記憶猶新。當時她上六年級,開學之初班上來了一名復讀生,是學校的“名人”,他的名氣是因為臉上長滿了黑色的胎記,因為成績差所以留級了。小豪剛來班上時總是獨自一人,成天悶悶不樂,為了改變他,讓他能和學生們玩到一起,曹雪芹讓小豪擔任班上的紀律委員,讓他管理班上的學習紀律,樹立他的自信心,慢慢地,小豪不僅越來越開朗,與同學們打成一片,成績也變得越來越好。
曹雪芹回憶說,后來小豪考入江口中學后,每到學校放假時,他就成了曹雪芹寢室的常客,或是坐在書桌前看書,或是幫她收拾屋子,有時她不在時,小豪就會在書桌上留下一張紙條,證明他來過了。說起當時的情景,曹雪芹禁不住潸然淚下,她認為,這種關系不僅僅是師生關系,更多的是朋友關系,也是一種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