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讓更多孩子如羅淼一樣成長?徐艷把引導羅淼收獲自信與成功的心得提煉成了班主任管理經驗,輻射到全班,根據班里每個孩子的情況,用心訂制成長路徑。對她來說,班上的每個學生都如同一顆花種,雖形態各異,花期不同,但是同樣美麗。早開花者要為其鼓舞添色,令其更加燦爛;遲開花者,要為其澆水施肥,令其迎頭趕上。
因此,徐艷摒棄了班級統一目標,為學生量身定制合身目標;其次,健全了班規,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設置崗位,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此外,徐艷還特別注重家校攜手共育,她認為,學校、家庭作為孩子教育的最重要陣地,要互通信息,走動交流,攜手聯動。在每次的家長會上,她都會語重心長,鄭重其事地對父母說:“為了孩子,我需要您!”還堅持每月開展一兩次親子班隊活動,促進學生、家長的共同發展。
“徐老師有時比我們做父母的還要了解孩子們,孩子們特別怕讓徐老師失望,所以特別努力用功,想用行動來回報徐老師的‘知遇之恩’!”家長們常常打趣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結出了豐碩的果子:學生們在歷次考試中,均名列前茅,在舉行的各項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學生李驕陽、陳朋翔的作文《謝謝你,月亮》《鍋碗大作戰》發表在《少年先鋒報》上;學生羅博曦、王歲寒的征文在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陽光校園,偶們的好伙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特等獎,羅博曦還獲得了宋慶齡獎。
“孩子的價值觀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成熟或不成熟之別,他們的品行原本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經過引導或未經引導之別。教師的使命,是通過教育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徐艷目光堅定,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