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段斯斯)去年五月的一天,實驗小學四年級一班的班長氣呼呼地來到教師辦公室,不停地埋怨:“徐老師,羅淼放學時打王明,被校長抓住了,咱們班的流動紅旗泡湯了……”班主任徐艷聞言后,不禁皺起了眉頭。
羅淼是班上新來的一名插班生,也是一名建卡貧困戶家庭的留守兒童,剛進校時,吸溜著鼻涕,身上也滿是污垢,課堂上,他總是一聲不吭,極度缺乏自信。這樣的一個孩子,怎么會主動打人呢?
帶著疑問走進教室的徐艷,看到班上的學生們正揪著羅淼,讓他承認錯誤。瘦小的羅淼使勁掙扎,小臉既委屈又倔強。
“不能當著同學們的面讓這孩子認錯!”徐艷心里想,隨后靈機一動,笑著問大家:“這么熱鬧,你們是在表演課本劇呀?”不容孩子們回答,她又朝羅淼說:“我知道了,你們在排練班隊活動的節目吧!來,羅淼,悄悄告訴老師,你演的是誰?”
老師善意的“誤解”,讓羅淼坦白了心跡,他怯生生地說:“徐老師,放學的時候,王明叫我‘鼻涕王’,所以我……”原來如此!徐艷摸了摸他的頭,耐心地說道:“你很誠實,況且也不全是你的錯,還有什么想說的嗎?”“我不該動手……我要去給王明道歉!”他的聲音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