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李充)8月29日,2019中國國際智博會正在進行時,小巧精致的云陽展館里眾多“黑科技”中,云陽“面伙伴”不愧是一匹“黑馬”,引起觀展市民濃厚興趣和行業人士極大關注。
“世人贊我玉面郎,金絲銀線出作坊。五湖生根不做客,焉知家鄉是云陽。”在中國,面條擁有4000多年歷史,無論詩人還是豪杰,王侯還是布衣,都從這碗“人間煙火”中獲得過溫暖??墒牵谀壳?,鮮少有人知道:眼下中國人的這一碗面條主食材,幾乎都是來自重慶東北部的云陽面工所“造”。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從事面條加工的經營者中,75%以上都是云陽人;云陽人在外地開辦的大型面條加工企業超過20家,面坊17萬戶左右,遍布全國200多個城市;鮮面產品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70%,年產值可逾千億元,其上游米面粉等食品原料交易額也近千億,形成了龐大的鮮面產業鏈。
順勢而為:“面伙伴”落戶云陽
“目前,云陽縣雖有近20萬人的‘面業大軍’分布全國各地,但應對當今競爭激烈、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也明顯感到‘狼’來了?!睋嚓P人士介紹,長期以來,我國面條工存在著產業化水平低、研發力量匱乏緩慢、整體產業急需轉型升級的幾大壓力,相對于面條廣闊的消費空間和良好的市場需求來說,生產端亟待科技創新的驅動變革。就云陽而言,當前,“云陽面”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流通供應鏈上,流通環節普遍存在信息孤島、多級代理、傳統物流配送不成氣候等突出問題,導致供應鏈中間環節成本居高、質量安全追溯難。
“在今天,‘大數據+’已來臨,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再是一個時髦口號,它越來越多的細分傳統行業開始試水,謀求另一條基業長青和永續經營的中興之路?!毕嚓P人士介紹,如今,大數據智能化如潮水一般涌來,而這正是云陽面業千載難逢的機遇,只要抓住了,云陽面業必將迎來前所未有大發展。
怎么抓機遇?前段時間,重慶百亞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九次方重慶云畔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牽手知名投資人、大數據及互聯網行業資深人士等,在云陽縣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的“重慶面伙伴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順勢落戶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