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 陳愛玲)8月20日,記者來到盤龍街道青春村田間地頭,見到村民們忙著采收晚熟玉米,載滿著玉米棒子的拖拉機奔忙在田地旁的機耕道上,把一車車玉米棒子運到了村里的集中點。
近年來,青春村充分發揮集體帶動示范作用,達到消除“空殼村”的目的。去年10月,該村集體流轉了70戶農民的閑置田200畝,通過小改大整治,種植晚熟玉米200畝。
據青春村村支書華興田介紹,村集體種植的200畝晚熟玉米已和公司簽訂了統購協議,公司按照每公斤0.50元的價格收購玉米棒子。預計畝產量有2500公斤,收入可達25萬元,除去成本和村民務工費,村集體收入有7.8萬元。
青春村發展高效農業示范田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的收入,還帶動村民增收。“村民以每畝500元的價格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村里向70戶村民支付土地流轉費10萬元。”華興田說,玉米栽植、管護、采收等工作需要聘請工人,一年能解決70個村民務工,人均務工費收入有1000余元。
在玉米基地,記者看到村民劉小紅正在搬運玉米棒,她笑呵呵的告訴記者:“我家流轉了3畝土地,有1500元的流轉費,在基地務工每天有70元的務工費,一個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