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云陽網訊(記者 劉興敏)8月13日,蔈草衛生院的藥劑師汪忠安正在炮制陳皮。
汪忠安,1998年畢業于萬州中醫校藥劑炮制專業,同年被分配到蔈草衛生院從事藥劑炮制工作。
據汪忠安介紹,由于該衛生院地處歧耀山,以前交通不方便,部分中藥材要靠當地老百姓采挖,每年在當地要采收杜仲、黃柏、金錢草、夏枯草、枳殼、陳皮等50余種中藥材。醫院炮制人員將收購的中藥材進行分類凈制、切制和炮炙。凈制、切制是藥材炮制的必要工序,炮炙需要根據藥物的性質分別進行制碳、炒制、酒制、鱉血制等。
“耙而不出水”,枳殼類藥物的切制,浸泡必須要掌握好濕度,便于好切,而不失藥性;藥材切薄、切厚直接關系到藥效,必須根據藥材質地來切。傳統刀法下有極薄片、薄片、蝴蝶片、斜片等規格;炒制一定要拿準火候,炒到什么程度,顏色、火候十分重要;有些藥物還要進行“九蒸九曬”,配以白酒、黃酒等輔料,將藥效發揮到及至;有的藥材炮制主要是降低氣味、減少燥性,讓藥效更平和,根據醫生處方進行配用。
多年來,該院延續中醫傳統理念,用傳統中醫藥治病,對藥物炮制采用現代醫藥炮制技術和傳統技術相結合的辦法,對藥材進行精心炮制,提高了中藥的療效,同時也提高了患者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