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楊梅娜 陳愛玲)近日,記者采訪了縣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副主任庾勁松,他就骨質疏松癥和腰椎間盤突出相關知識進行了講解。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其發病率也在同步增長。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約為40%~50%,全國骨質疏松癥病人超過1億,男女之比為3:7,其中,80%為老年患者。
網友:骨質疏松格外“青睞”哪些人?
醫生: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婦女(包括因卵巢切除導致雌激素下降的女性);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蛋白質攝入不足或過量者;缺乏戶外運動,尤其是長期臥床者,也包括缺乏運動和光照的辦公室“白領”;明顯消瘦、體重過輕者;長期服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抗抑郁藥物等;有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喜歡喝咖啡、濃茶及碳酸飲料者;合并某些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甲亢、甲旁亢、糖尿病等)、肝腎疾病、胃腸道疾病、多發性骨髓瘤、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有骨質疏松家族史者(如父母有骨質疏松病史或輕微跌倒后發生骨折的經歷)。
網友:骨質疏松癥有哪些癥狀及危害?
醫生:腰背疼痛、腿腳抽筋。腰背疼痛是骨質疏松最常見的癥狀,患者常常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彎腰、咳嗽、肌肉運動、大便用力時疼痛加重,仰臥時疼痛減輕。此外,骨質疏松患者常有頻繁性的腿腳抽筋。
身高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當身體出現骨質疏松時,椎體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常多個胸腰椎壓縮變形,使身高變矮。
脆性骨折。骨折是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并發癥,嚴重骨質疏松的患者輕度摔倒或日常的肢體動作即可導致骨折。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見部位是脊椎、髖部和前臂遠端。
呼吸功能受損。如患者出現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影響胸廓活動,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由于缺氧而導致的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活動耐力下降等癥狀,特別容易得感冒和肺炎。
骨質疏松引起的疼痛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脊柱變形、骨折,可致殘,使患者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瘡發生率,影響患者生命質量和增加死亡率,也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網友: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
醫生: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要從嬰兒期和兒童期抓起,以保證高質量的骨骼生長和發育。在成年期和老年期更應重視骨骼保健,減少骨量丟失。具體包括攝入足夠的鈣劑、維生素D、良好的營養均衡、進行合理的有規律運動、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戒煙、不濫用藥物等。有骨質疏松癥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定期(每年或每兩年一次)檢測骨密度,必要時在醫師指導下服用藥物預防骨質疏松癥。老年人應接受正確的運動指導,采取多種措施預防跌倒,避免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
腰椎間盤突出癥也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包括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神經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 4-5、腰 5-骶 1 椎間盤發病率最高,約占 90% ~96%。
網友: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什么癥狀?
醫生:腰痛,活動時加重,臥床休息后常減輕;下肢傳導性疼痛,一般為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傳導性疼痛,在噴嚏和咳嗽等情況下疼痛會加劇馬尾神經受壓,主要表現為大、小便障礙,會陰和肛周感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臨床上少見;間歇性跛行,由于腰椎間盤突壓迫神經根,造成神經根的充血、水腫等炎性反應和缺血,當行走時,椎管內受阻的椎靜脈叢充血,加重了神經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擴張,同時也加重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而引起疼痛。脊柱姿勢的改變,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約 90% 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主要視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關系而定。
網友:什么樣的人容易得腰椎間盤突出癥?
醫生:(1)職業: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見于各行各業,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無明顯差別,重體力勞動者比輕體力勞動者容易得,純腦力勞動者比輕體力、腦體力混合型的勞動者高。(2)年齡:本病一般發生在 20 ~40 歲的青壯年,男性比女性要多些。(3)體型:一般過于肥胖的或過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癥。(4)工作環境:寒冷潮濕的工作、生活環境易導致腰椎間盤出癥。(5)遺傳:家族中有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人,發病率比家族中沒有疾病的人發病率高幾倍。(6)發育:有發育異常的患者,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裂、椎弓崩解等,都會影響到腰椎的正常功能,給腰部肌群增加額外的負荷,易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7)身體素質: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人有的平時身體素質比較好,在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見病。
網友: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
醫生:總的原則是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彎腰。(1)日常生活中拖地、掃地或者用吸塵器吸地等勞動要小心,盡量保持身體直立;從地上撿東西時最好保持腰部以上身體直立的姿勢先蹲下,而不要直接大幅度彎腰去撿;從高處拿東西時,嚴禁身體向后仰,要保持直立;在抱小孩時最好靠近自己的身體,離的太遠會增加腰部負擔。(2)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避免過度勞累,工作一段時間后稍作運動,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會兒體操,并保持正確姿勢,以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3)走路時多運用腹部肌肉,站立時不要雙腿同時并齊長時間站立。(4)睡軟硬適度的硬板床,飯后不要長時間看電視。(5)避免寒冷、潮濕的居住及工作環境,在寒熱交接的季節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復發。(6)一種鍛煉腰椎的簡單方法: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抱頸,向前挺腹,向后仰頭,堅持 2~3 分鐘然后放松,工作間隙,重復做以上動作三五次,對頸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
網友: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癥,怎樣鍛煉才好?
醫生:(1)臥床,腳尖往回勾,腿伸直向上抬至最高并堅持 5 秒鐘,然后慢慢放下,循環 10 次,左右腿交換做。(2)拱橋運動:臥床,雙肘雙腳撐床,臀部使勁向上抬至最高堅持 5~10 秒,循環 10 次。(3)燕飛:俯臥床上,雙臂向后伸起,雙腿向上翹起至最高,堅持 5~10 秒,循環 10 次。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在鍛煉時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網友:腰椎間盤突出癥什么情況下需要手術?
醫生:(1)診斷明確,經長期系統保守治療無效者。部分患者經正規系統的保守治療,癥狀改善不明顯,且經 CT 或造影檢查明確診斷,應接受手術治療。(2)病情逐漸發展,神經癥狀明顯者。患者病情加重,出現肌力減弱,神經支配區域麻木甚至下垂,查體出現神經損害的體征,結合 CT、造影等檢查神經根受壓狀況與癥狀相符,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3)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其他腰椎骨性病變,需手術治療或探查者。(4)癥狀反復發作者。一些患者癥狀顯著,經非手術治療緩解后,不到 6 ~8 周又再次發作,影響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時,就應考慮手術。(5)急性發作,具有明顯馬尾神經癥狀者。患者在發病時出現馬尾神經受壓癥狀,如大小便功能紊亂者,需緊急手術摘除椎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