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守護好綠水青山生態環境" />
![]() |
![]() |
云陽網訊(記者 李充)7月3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覃昌德率縣政府辦、農業農村委、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到堰坪、蔈草等地,專題調研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農業農村工作。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上午,在蔈草鎮,覃昌德先后來到蔈草社區、生田村、長嶺社區、興坪村、岐柳村,詳細了解產業發展模式、制約瓶頸、生產效益等情況。近年來,該鎮依托地處龍缸沿線和生態資源優勢,引進企業,培養能人,加大設施投入,成立專業合作社,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花椒1000畝、歧陽梨1500畝、晚熟脆李1000畝,打造優質茶園3000畝,建成占地近60畝的俊城寨度假村,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產業效應逐漸“顯山露水”。
覃昌德對蔈草鎮立足當前、著力長遠,全力推進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同時指出,當前,全縣各鄉鎮各村社發展產業,采取股份合作、專業合作、聯合合作等模式,必須制定好合作章程,明確領辦人待遇,明確合作方式,約定利潤分配,約定公積金和公益金提取比例,有效應對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實現產業發展能增收、管長遠、可持續。
來到堰坪鎮,覃昌德走進高新村菊花種植示范基地,深入企業生產車間,詳細了解菊花種植規模、產品開發、市場銷售、帶動農戶等情況。近年來,云陽晚艷農業開發企業通過實施組織化、品牌化、市場化,菊花產業成為云陽一張叫得響的特色產業名片。目前,該企業在全縣發展菊花種植面積8500畝,年產菊花150多噸,年產值1800余萬元。今年,晚艷菊花產品借助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機遇,走出國門,遠銷泰國、越南、新加坡、匈牙利等國際市場。覃昌德對全縣菊花產業發展寄予厚望,就下步努力方向提出指導意見,希望企業接下來在標準化方面多下功夫,從選種、育苗到生產加工、銷售運輸的全流程,都應制定產業自身發展標準體系,實現產品走得出、賣得遠、更賺錢。要求相關部門要通過基礎類、設備類的項目包裝,給予企業更多支持,實現菊花產業質量效益再提升,推動云陽菊花產業良性循環大發展。
當天,在堰坪鎮,覃昌德還走訪了貧困戶,了解了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調研了鎮中心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設施建設、醫療服務能力水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電商運行、村便民服務中心業務代辦等情況,對堰坪近年來取得的新成效新突破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近年來,堰坪鎮上下一心搶機遇抓發展,干部群眾充滿精氣神,交通出行得到大改觀,場鎮面貌煥然一新,農村人居環境干凈整潔有序。希望堰坪鎮黨委政府一班人要切實轉變觀念,充分利用交通出行有利條件,重新審視和定位發展目標,全力推動高質量,創造高品質生活。
調研中,覃昌德強調,各地要充分發揮電子檔案作用,推動代辦服務端口下移,力爭在2020年實現全縣各村社便民服務中心終端一站式代辦延伸服務全覆蓋,減輕村干部工作負擔,方便老百姓辦事,真正實現網絡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同時要求全縣規模養殖場必須實施“守望工程”,用技防手段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治理突出問題,切實守護好綠水青山生態環境。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羅啟輝參加堰坪調研,縣政協副主席熊玉梅參加蔈草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