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路陽鎮龍王橋社區的劉鳳霞是位普通的婦女,5年來,她細心照顧因腦溢血而癱瘓的婆婆,卻無怨無悔,每日重復著端屎端尿、翻身按摩,一口口地喂飯、喂水,每晚還要陪在老人身邊。她的孝心給鄰里樹立了好榜樣,受到大家的稱贊。
7月2日,記者走進劉鳳霞的家中,屋子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家里的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一進門,記者就看到劉鳳霞正在照顧83歲的婆婆何容秀老人。
“婆婆,我給你梳會兒頭活絡活絡血脈。”55歲的劉鳳霞收拾完家務,把3歲的小孫女放在兒童車上,開始給老人按摩。何容秀老人看見記者,嘴里發出一陣“嗚啦嗚啦”的聲音,劉鳳霞笑著“翻譯”說:“婆婆說家里來客人了,讓我去倒開水呢!”
何容秀老人癱瘓在床5年了,發出的聲音只有兒媳劉鳳霞能聽懂,她成了婆婆的唯一“代言人”。
劉鳳霞19歲時,嫁給了何容秀老人的兒子倪文興。“丈夫一家雖不富裕,但人很實在。”劉鳳霞結婚第二年大女兒出生了,她除了做田里的農活還要照顧小孩、孝敬公婆。丈夫倪文興在外打工,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2014年12月24日,是劉鳳霞難忘的一天。婆婆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為了好好照料婆婆,劉鳳霞立即辭去了在縣城一家工廠的工作,回家照顧婆婆。
這幾年來,劉鳳霞為照顧好婆婆,一旦發現婆婆的床鋪、被褥有污穢物,便輕輕地翻動婆婆的身子,換上干凈的被褥,然后用溫水把婆婆的身子擦洗干凈。
有時,她一天要給婆婆換洗三四次衣服和被褥。“尤其是夏天,我最害怕婆婆背上生瘡,所以,婆婆的衣服、被子換得更勤,而且每天都要給她擦洗身子。”劉鳳霞說。
在劉鳳霞的悉心照顧下,婆婆臥室里總是干干凈凈的,沒有什么氣味。
隨著年齡增大,劉鳳霞照顧婆婆有些吃力了,有時候給婆婆翻身次數多了,劉鳳霞就感覺手臂有點疼痛,但她從沒發過牢騷。劉鳳霞給婆婆喂水時,總是自己先嘗試一下,不燙才給婆婆喂。
每天早晨起床后,劉鳳霞用梳子給婆婆梳好頭,幫婆婆洗漱完后,再去做飯、干農活。這些年來,倪文興在外打工,劉鳳霞既要干農活,又要照顧孫兒和癱瘓的婆婆,有時,累得她連腰就直不起,劉鳳霞的付出讓婆婆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她覺得十分值得。
幾年來,劉鳳霞不停地忙這忙那,每當別人問她累不累時,她拍拍后背回答:“怎能不累呢,但我很開心,也覺得很幸福。”
劉鳳霞常和鄰居們說:“照顧婆婆沒什么高深的道理,我認為,孝敬老人本來就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給子女樹榜樣,等到自己老了,也就沒有人照顧了。”
劉鳳霞用孝心感動著家里每一個人,同時也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鄉鄰都夸她是“婆婆的代言人、婆婆的好兒媳”。
提起劉鳳霞孝敬婆婆的事情,社區里的人立即豎起大拇指說:“劉鳳霞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孝敬二字的含義。” (記者 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