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寸德照顧岳父那是沒話說,每次都是他用輪椅推著岳父來我們醫院看病……”近日,雙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一說起袁寸德,便豎起了大拇指。
家住雙江街道大雁社區的袁寸德今年57歲,妻子劉代勛52歲,他岳父劉立品是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
袁寸德與劉代勛于1986年結婚,婚后夫妻二人一直在雙江街道曙光社區生活,兩個人過著平淡的生活,雖然經濟不算寬裕,但一家人很和睦。
可天有不測風雨,在1991年的時候,岳母因病去世了。“岳母病逝對一家人打擊很大,特別是對岳父,他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岳母走后,岳父的病情也加重了。”袁寸德回憶道,“考慮到岳父的身體,我便與劉代勛商量,將岳父接到我們家里來,我和妻子一起照顧他。”
就這樣,袁寸德和劉代勛將劉立品老人接到了自己家照顧了10年的時間。然而,隨著袁寸德的兩個孩子漸漸長大,讀書費、生活費加上岳父看病吃藥的各種開銷,壓得袁寸德夫妻倆喘不過氣來。
“家里開支越來越大,靠種莊稼養活一家人很困難,于是我與妻子商量,將岳父送去養老院,小孩子寄養在兄弟家,我們夫婦兩個就出去打工掙錢。”袁寸德說。
把岳父安排在養老院后,2001年2月,袁寸德和劉代勛就去廣州打工。由于夫妻二人踏實肯干,打工收入還算不錯,于是,夫妻二人在外干了13年時間。
2014年11月,袁寸德和劉代勛回到了云陽。“岳父患了腦血栓,行動不方便,這些年我們在外打工也沒能敬孝,我自己的父母又去世早,現在只有岳父還健在,所以我與劉代勛決定回到家鄉,給年老的岳父養老送終。”袁寸德說。
沒過多久,袁寸德和劉代勛在縣城買了房子,把房子裝修好后便把岳父從養老院接回了家。
“十幾年沒在岳父身邊,他老人家蒼老了許多,病情也加重了,我們接他回家時已經完全不能行走了。”袁寸德愧疚地說,“以后我就留在岳父身邊,給老人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把岳父接到了身邊,一家人又過上了和和美美的生活,可是,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袁寸德卻費了不少精力。
“父親的病每隔一天就需去醫院輸一次液,每次輸液需要3、4個小時,每次都是袁寸德用輪椅推父親去醫院,遇到樓梯就抱上抱下的,有時看著他累得滿頭大汗,我都心疼。”劉代勛哽咽著說。
袁寸德除了送岳父去醫院看病,在家里,他主動為岳父換尿布,洗澡擦身子,每天晚上定時給岳父按摩泡腳,端茶遞水。“父親患有腦梗塞和糖尿病,醫生叮囑要多吃素菜,飲食要清淡,每天早、中、晚三頓飯我都變著花樣給父親做飯。”劉代勛說,“這幾年下來,父親并沒有被病魔擊垮,反而面色紅潤了。”
當別人問袁寸德怎么不將岳父送到劉代勛的兄弟姐妹家時,袁寸德總是說,“既然我與劉代勛有緣成為夫妻,她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所以,贍養岳父是我的責任,也是我應該盡的義務。”(記者 劉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