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近日,記者來到鳳鳴鎮太地村的張家院子,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干凈整齊的房屋,到處都是野花盛開蝴蝶飛舞,一片美好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張家院子描繪的一幅田園風景畫彰顯出鳳鳴鎮發展鄉村振興取得的成績,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正是張家院子32戶村民如今生活的景象。
小小攝像頭 護一方“大”平安
當記者深入走進院壩里,抬頭便能看到“萬眼守望”工程安裝的攝像頭,這個小小攝像頭猶如守護村民的眼睛,守護這院子的平安。
“如果沒有這攝像頭,我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找回走失的父親。”今年62歲的張學武對找回走失父親的經過記憶猶新。
張學武就住在張家院子的隔壁,父親今年86歲,老人患有癡呆癥,患有多種疾病需長期服藥。在上月中旬,張學武因外出讓鄰居幫忙照看老人,由于疏忽,張學武的父親獨自出門走失。得知消息的張學武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案,報案后民警通過張家院子的視頻監控,發現老人離家后往張家院子這邊走來,又在亭子里休息了一會,最后又沿著梯子向下走,沿著這個方向,張學武很快就找到父親。
“父親患有老梗,當時如果沒有及時找到他,就不能按時喝藥,后果不堪設想。”張學武告訴記者,如今,距離張家院子的幾公里內,他都能放心父親獨自一人活動,這些全都歸功于這一顆顆小小的攝像頭。
今年以來,張家院子已安裝了7顆攝像頭,覆蓋了全院及周邊,讓大家睡覺安心,出門放心。“以前我去干活、趕集,都要鎖上門,現在這攝像頭就是一把鎖,去哪里都不用關門了,十分安全。”居民張有昌笑呵呵地說。
除了保護全院落的安全,這顆攝像頭還是一座溝通的橋梁,能讓父母通過視頻看一看遠在外出務工的孩子,讓外出務工的父母瞧一瞧在家的孩子。
今年72歲的張學權,他家中有兩個兒子,他們常年在外務工多年,孫子孫女由張學權照顧,每年只有過年回家一次,一家人聚少離多。可自從有了這攝像頭后,在外地的兒子通過安裝一款app后,便能通過網絡遠程到村里的攝像頭,他們清楚地了解家里人的生活情況,父親下地干活、孩子嬉戲等場景,他們都能時刻關注著。這樣,一家人讓一顆攝像頭緊密聯系起來,在外務工的人能時刻陪伴著在家的父親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