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沒想到再次回到學校是把學校拆了。”近日,“80后”返鄉創業青年杜小兵面對眼前如火如荼的村校改建現場,說出了這句玩笑話。
眼前這位看似瘦小的青年杜小兵,原來在上海一家巴士公司上班,2015年響應村委的創業號召,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回到水口鎮注冊農業公司,流轉閑置土地種植黃桃,目前已投產黃桃120余畝。
為了讓企業緊跟農業全面升級的時代要求,他又希望企業能向農旅融合發展轉型升級。今年6月初,水口鎮政府將閑置村校出租招商,他主動找到政府,成功與政府簽訂了投資協議,并與科委領導銜接建立農業科普基地。他打算投資1000萬,對這所2000余平方米的村校進行改建,將其建成集休閑玩樂、餐飲住宿、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游客接待中心。目前,他利用自己在上海積累的人脈資源,已吸引兩位朋友投資,擴大桃園規模,建成四季桃園與黃桃產品加工廠。
當被問及為什么如此有信心、如此積極地打造桃園,他說:“一個積極的創業人更需要一個好的創業環境,正是有縣里各級政府和部門對我的大力支持,我才有這份信心。電商給了我一個好的推介平臺,招商讓我能以較合理的價格租用閑置校舍,各相關部門的幫助讓我能拓寬經營思維,這些就如我的黃桃基地,是我夢想扎根的土壤。
“水口鎮目前正在利用閑置土地、村校招商引資,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發展壯大本土企業,助力本土企業轉型升級,重點支持返鄉創業青年。”鎮黨委書記羅致亮認為,返鄉創業青年有知識,有人脈,有更廣闊的胸懷,他們能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更能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文化融合貢獻力量,讓農村也更具包容性,更具開放性。他說:“我們希望能塑造一些返鄉創業青年典型,帶動更多的青年回來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我們會盡最大努力提供好的創業環境。”
(通訊員 胡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