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遇到困難就解決困難”
養了青蛙的胡勇每天6點起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巡視蛙池,檢查吃食情況。“青蛙天敵太多,來自水、陸、空的天敵都要防著。”說起青蛙的養殖方法,胡勇認真地說,“由于青蛙只吃會動的東西,所以要把蛋白飼料放在繃緊的食臺紗網上,青蛙在跳動的時候,食臺上的食物也會跟著跳動,模擬出了小蟲子等活食效果,這樣青蛙就會‘捕食’。”
青蛙的存活率只有20%,尤其是蝌蚪期和幼蛙期,高密度養殖水體質變、天氣變化等原因都容易導致疾病發生。“養殖青蛙每天都要小心翼翼,晴天,兩、三天消一次毒,雨過天晴,則必須要消毒。”胡勇還講述了前幾個月的那場“惡戰”:“那天刮起了大風,不一會暴雨來了,胡勇繃在池邊的紗網被吹垮了,顧不上淋雨,我就沖進蛙池一個一個搭建起臨時圍欄,又怕蛙池積水太多,我只能站在蛙池里監看著。”
青蛙屬于水陸兩棲動物,說起養殖青蛙的難點,胡勇告訴記者,從蝌蚪轉化為小青蛙的這個過程,也就是生物學上稱作的“變態過程”,在這個時間段,青蛙的體表非常脆弱,很容易感染,所以這時的養殖管理是關鍵點。稍不留神,剛蛻變的小青蛙就會感染疾病,甚至大規模死亡。即使胡勇每天精心照養,但在去年7月的梅雨時節,由于青蛙之間相互摩擦,感染了腐皮病,胡勇的青蛙就這樣出現了大規模死亡。“每天清理死亡的青蛙時,有種說不出的心痛,我就這樣損失了一半的青蛙,但是遇到困難就要解決困難。”胡勇說,他翻閱了大量資料,除了日常消毒,也增加了巡視蛙池的次數,并在蛙池里種上稻谷,周圍栽種各種果蔬,從而凈化水質。
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胡勇忙著巡視、清理食臺、消毒、除雜草,瑣碎的事情讓他從早忙到晚,一個人忙不過來時,就喊來父母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