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幫“女兒”尋到親人找到根
或許是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或許是和大家的接觸越來越多,陳國瓊清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偶爾能憶起以前的事情。一次聊天中,陳國瓊突然小聲說想哥哥、姐姐了,哥哥姐姐住在巫溪的茶園壩,等鄒波再追問,她便說不清楚了。陳國瓊的這句話讓鄒波激動了很久,他說:“我們一直不知道陳國瓊的家人在哪,如果真能找到她的哥哥姐姐,不僅能為她尋回親人,找個依靠,還能幫助治療她的精神疾病。”
從“茶園壩”這個小地名入手,鄒波利用親朋好友各方力量,為陳國瓊尋親。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三個多月,于去年7月,終于在巫溪縣紅池壩鎮找到了陳國瓊的兩個哥哥與兩個姐姐。“聯系上她的哥哥姐姐時,我心里激動得都說不出話來了,太好了,找到親人了!”鄒波回憶起那個激動時刻時,仍紅了眼眶。
不久后,娘家親人們便來看陳國瓊一家。時隔三十多年,家人再次團聚時,陳國瓊仍記得自己的哥哥姐姐,她不錯眼地看著哥哥姐姐,臉上掛著笑,眼里也是笑,滿心都是歡喜,可淚珠卻一串串往下掉,掉得大家心疼又心酸。那也是自幫扶以來,鄒波頭一次見到陳國瓊高興地掉眼淚。
正如鄒波所料,找到家人的陳國瓊精神狀態更好了,去年她自己還養了一頭豬崽,經精心飼養后,長到了260多斤。為幫助陳國瓊恢復得更好,鄒波將陳國瓊的探親之旅提上了日程。“這件事情其實有挺大風險的,萬一路上出點什么事,責任全是我的。”鄒波明白做這件事的風險,但是他更加難以辜負那雙期盼的眼睛,那串思鄉的淚珠。
在做好各項準備后,鄒波在去年8月開車載著陳國瓊和張平出發前往巫溪縣。為避免發生意外,他放慢車速,走走停停,時時觀察情況,并不斷和陳國瓊聊小時候的事情。原本只有3小時的路程,他們足足用了5個小時,一路上精神高度集中的鄒波到家后連話都不想說,但看到陳國瓊和張平滿足的笑容,他覺得累點也無所謂。
“鄒老師對我幺妹的幫助比我們都大,我們一家人不知道應該怎么感激他,說什么做什么都顯得微不足道。”陳國瓊的大姐陳國珺在微信視頻聊天中告訴記者,一旁的鄒波聞言忙笑著擺擺手。
如今已是初夏,陳國瓊在自家門口種下的蔬菜長勢喜人,一株小小的野菊花盡情綻放,連空氣中也滿是甜香。告別時,陳國瓊跟著走了出來,鄒波走在最后,反復叮囑:“你要勤快點,娃兒回來了把豬肉煮給她吃,我下次來給你帶好吃的,回去吧!”陳國瓊笑著點點頭,乖巧地返身回了家。
(記者 段斯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