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總書記對重慶的親切關懷轉化為信念信心和實干實績
——我市掀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熱潮(一)" />
![]() |
四月十八日下午,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干部群眾,學習當天報紙報道的總書記來重慶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特約攝影 楊波
本報訊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并發表重要講話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求,聚焦突出問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把總書記對“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示轉化為任務清單和堅定行動,把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轉化為重大機遇和千鈞責任,把總書記對重慶的親切關懷轉化為信念信心和實干實績,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扎根基層 用真情扶真貧
通過央視新聞聯播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后,市住房城鄉建委村鎮處職工揭付軍倍感振奮。他表示,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干、開足馬力使勁闖。他將和同事們一道,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建卡貧困戶危房改造,確保高質量完成2019年目標任務;繼續深入開展建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專項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應用《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檢索系統》逐戶跟蹤建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落實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明年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豐都縣三義鄉鄉長任正義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堅定了干部群眾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干部,將繼續扎根基層,用真情扶真貧,確保各項扶貧惠民政策精準落實到戶到人。目前三義鄉還有62戶193人尚未脫貧,任務依然不輕。任正義表示,將與同事們一道,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圍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人居環境改善等,精準有效補短板,通過發展筍竹、青脆李、檸檬等特色效益農業,夯實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脫貧戶返貧。
重醫附一院黨委書記許平表示,重醫附一院作為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扶貧集團黔江區金溪鎮長春村脫貧攻堅行動第五組的牽頭單位和奉節縣深度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派出單位,將繼續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堅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盡銳出戰,持續提高脫貧質量。繼續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當好第一書記堅強后盾,發揮黨建扶貧的強大作用,做好結對幫扶,健康扶貧,讓因病致貧百姓真脫貧、穩脫貧;開展產業扶貧,解決好扶貧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組織扶貧干部進村講好“扶貧故事”,組織貧困戶講好“創業故事”和“脫貧故事”,調動鄉親們主動參與扶貧,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讓我們特別感動,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牢記肩上的責任。”重慶市數學文化節活動愛心志愿者張樺說,近年來,重慶市數學文化節活動愛心志愿者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數學文化節活動,并邀請貧困山區的孩子參與到七巧板、魔方、九連環等各種數學競賽活動中。去年和前年,他們特意到石柱中益鄉小學舉行第二屆重慶數學文化節“24點挑戰賽”分賽場活動,讓那里的孩子也體驗到數學的樂趣。“去年活動結束后,一個孩子拉著我的手說,‘老師,原來數學不光是列算式和解答應用題,學數學還這樣有趣。’”張樺說,從那以后,她決定一定要把這個活動繼續開展下去,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聚集社會力量,為更多山區的孩子搭建溝通的橋梁,打開了解世界的窗口。
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建設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市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表示,中新示范項目管理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繼續狠抓政策創新和項目落地,扎實推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努力在西部內陸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要以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進一步發揮重慶和新加坡的“雙樞紐”作用,擴大國際國內合作“朋友圈”,助推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
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表示,要從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找方向、找動力、找位置,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如何更好地“釘釘子”、“掛藍子”,推進國家高新區、國家貨運機場、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三件大事”。同時,榮昌作為成渝城市群的戰略節點城市,要通過積極推進成渝城市群瀘州、內江、榮昌腹地金三角國際物流園區建設,構建“空、鐵、公、水”立體多式聯運體系,高效建立“陸海新通道”與成渝城市群、長江經濟帶的聯系紐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深入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總書記舟車輾轉、翻山越嶺,來到重慶石柱中益鄉華溪村,實實在在關心百姓生活,讓我覺得感動和溫暖。”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員工霍家松表示,自己的童年就是在山溝田坎上度過,深感大山里交通不暢,產業發展困難。
“大山里的情況,也像是我們內陸的縮影。”霍家松說,“要想富,先修路”,如今,他正參與到“陸海新通道”建設中,這也是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通道。霍家松說,公司團隊現在充滿干勁,期盼著把這條通道建設得更通暢、高效、便捷。接下來,公司將整合通道資源,打造迎合市場需求、有競爭力的鐵海聯運產品。同時,加強團隊建設,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此外,公司還會全面強化跨區域合作和國際協作,搭建和完善陸海網絡,實現多方共商共建共享。
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總書記要求我們,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狠抓生態文明建設,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市林業局黨組成員王定富表示,將結合林業實際,進一步深刻領會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保護綠水青山、筑牢生態屏障、發展生態產業、擔當上游責任”,扎實抓好全市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到2020年要完成營造林1700萬畝;大力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用8年時間建成500萬畝國家儲備林基地;積極發展林業產業,到2022年實現林業產業產值1700億元,助推生態扶貧。
梁平區委書記楊曉云說,梁平區將通過推進全域治水、濕地潤城和新型工業化來認真踐行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加快建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今年,梁平區將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快完善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大力推進雨污分流工程,實現城鄉全面截污,打造水生態文明示范帶、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示范帶。同時堅守生態紅線,打造河流、鄉村小微濕地,構建全域濕地生態系統,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快產城景深度融合,爭創國際濕地城市。
合川區三廟鎮黨委書記、鎮級河長胡世才說,作為一名一線河長,認真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是要守好“底線”,走好“高線”,聚焦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強擔當、展作為。一方面,要下足岸上功夫,抓好源頭治理,深化聯防聯控、跨界合作,以村規民約促進習慣養成,以民間河長帶動社會參與,網格化治好溪河,守護一江碧水,助推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另一方面,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三廟建設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為抓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民宿康養、生態旅游,嚴禁污染項目落地,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促進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采寫記者:龍丹梅、廖雪梅、左黎韻、匡麗娜、何維、陳鈞、楊駿、彭瑜、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