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實習生 鄧庭庭 通訊員 姚陽)云陽縣司法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四個堅持”,促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檔升級,不斷為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法律服務。
堅持基礎建設,平臺配置再強化
縣司法局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打造集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為一體的縣協調指揮中心和4個鎮街協調指揮中心,并逐步推開。統一懸掛標牌標識,印制彩色宣傳單與便民指南供當事人取閱。與“12345”市長熱線、“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12333”勞動保障熱線、“12338”婦女維權熱線等熱線相互對接,實現三方通話,分流處理。對接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社區矯正“三大辦案系統”和12348重慶法網數據,建立法律服務熱線輿情分析機制,形成輿情專報供縣委、縣政府領導決策參考。
堅持群眾滿意,服務內容再提升
縣司法局將繼續推行各村(社區)建立2塊法治宣傳欄。定期提供宣傳內容,堅持把法治元素融入群眾日常生產生活,打造特色法治宣傳陣地。建立法律援助專職律師團工作機制,選聘優秀律師組建法律援助專職律師團,專職辦理由縣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援助案件,接受統一管理,實行集中辦公、集中受理、集中辦案。在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部分鄉鎮配置法律機器人和公共法律服務自助機,為群眾提供智慧、便捷、高效的“云端”公共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微信溝通方便及時的優勢,由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服務工作者、調解員等作為駐群顧問,依托微信塔群“零距離”服務群眾,建立縣、鎮、村(社區)三級微信法律服務顧問群全覆蓋,定期推送法治消息、解讀法律法規,回應群眾關切、解答群眾法律難題。
堅持強化措施,人員配備再壯大
縣司法局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30名,安排到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檢調對接調解室和中心鎮、街道司法所。鄉鎮(街道)政法書記擔任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負責人。在充分利用司法所現有人員力量的基礎上,有效整合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法律顧問、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鄉鎮(街道)專職人民調解員等力量,參與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窗口接待。在每個村(社區)培養3—5名“法律明白人”,幫助法律顧問開展日常法律服務工作,參與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接待。加強三大平臺與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人民調解委員會、公證處、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機構的有效銜接機制,保證窗口接待事項快速辦理。
堅持品牌推廣,線上線下再發力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線上、線中、線下“三位一體”。線上“12348重慶法網”全市一體運作,線中“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全市一體運作,線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三級覆蓋。“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將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普法等司法行政機關的全部服務職能搬到一個平臺上,群眾遇到法律問題都可以在一個平臺得到解決。加大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的宣傳力度,打造“有矛盾找司法,請撥12348!”“司法12348,法律問題就找它”“12348,法潤千萬家!”品牌。
下一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以“一年實現普及化、兩年實現一體化、三年實現精準化” 為工作目標。將通過提檔升級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社會知曉率,開展法治宣傳活動不少于4次;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室)職能職責,讓群眾辦事100%首選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與律師事務所、調解組織、村(社區)及其它公共管理服務機構建立銜接聯動機制,銜接聯動達100%;法律咨詢對象、法律援助申請當事人、矛盾糾紛調解當事人滿意率均不低于95%,不發生有責投訴。2020年底前,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全面融合,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為群眾提供精準、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