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中央脫貧攻堅巡視反饋意見后,各級各部門對標對表,細化落實了整改措施,專門制定了“1+14”的整改方案,建立了“三張清單”,明確了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對這些問題,務必高度重視,突出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堅決改、徹底改、改到位,重點要在十個方面求突破、見實效。
一是著力解決思想滑坡的問題。當前,在抓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盲目樂觀、信心爆棚,信心不足、行動疲軟兩種錯誤的思想傾向。對此,一要靜下心來,學深悟透重要論述。總書記講,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搞運動、一陣風。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二要沉下身去解決具體問題。要把中央巡視指出的問題緊緊抓在手上,時刻記在心里,敢于較真碰硬,從嚴從實整改,推動各項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是著力解決產業質量不高的問題。總書記強調,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這幾年,我縣在產業扶貧上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銀,但成效并不明顯。產業的管護還習慣于老辦法,政府大包大攬,重栽輕管現象突出。產業利益聯結也不完善。產業扶貧是工作重點,也是工作難點,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新,找到突破口,因地制宜,選準選好項目,通過改革的辦法、市場的手段,充分激發業主、老百姓、村干部的活力和積極性。
三是著力解決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存在偏差的問題。總書記指出,要有序推進易地搬遷扶貧,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環境。要摸清底數,鄉鎮(街道)要組織開展好自查,有關部門要加快摸底進度。要主動對接,掌握整改的最新要求,積極思考整改的具體措施。要嚴控標準,對2019實施的計劃,要從嚴把控建房面積,堅決避免大額負債。要強化后扶,加大產業和就業扶持,做好搬遷之后的文章,幫助搬遷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四是著力解決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的問題。總書記強調,在生存條件差、但生態系統重要、需要保護修復的地區,可以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探索一條生態脫貧的新路子。要緊扣生態保護和脫貧雙贏的目標,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意識,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統籌做好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兩篇文章,讓綠水青山帶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要分類處置,該調項的及時調項,該整改的及時整改。今后,對涉自然保護區的項目,都要開展聯席評審。
五是著力解決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總書記強調,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通過自查梳理,我縣在落實“五個一批”的到戶政策上還存在一些短板。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務必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精準落實“五個一批”政策,真正將政策的含金量轉化為群眾的獲得感。要重點落實好醫療扶貧、扶貧小額信貸、特困群體救助等政策。
六是著力解決幫扶效果不好的問題。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要更加廣泛有效地動員和凝聚各方力量。要增強主動性,加強溝通協調,做好對口幫扶工作。要創新民營企業幫扶方式,實現企業與群眾的雙贏。要做好結對幫扶,堅持“帶著感情、帶著堅守”的為民情懷、“走最遠路、幫最窮戶”的責任擔當,領導干部要帶頭并督促本單位的幫扶人,切實履行幫扶責任,幫扶人要落實到位,做到最好。
七是著力解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不力的問題。總書記指出,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要大力選拔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發展集體經濟能力強、辦法多的黨支部書記,打造一個作風優良、能力過硬的基層黨支部。如帶領村民發展柑橘的雙龍鎮竹坪村老支書李志清,帶領村民養殖山羊的農壩鎮龍堰村老支書譚孝華就是很好的例證。要精準選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駐村隊員要加強學習,努力成為某個領域的行家里手。
八是著力解決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總書記講,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自己努力。要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要從“面子”上抓,用好用準用足扶貧政策,保障群眾合法權益,防止貧困戶標簽法、排他化,讓貧困群眾有尊嚴、機會均等地參與各種活動。要從“底子”上抓,拓寬增收渠道,培養增收技能,切實把貧困戶嵌入到全產業鏈條和集體經濟中,建立健全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要從“根子”上抓,把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自強不息、不甘落后、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激發出來,實現由“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我能脫貧”的根本轉變。
九是著力解決紀檢監察組織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脫貧攻堅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守紀律、講規矩貫穿脫貧攻堅各個環節。監督要早,對脫貧攻堅的政策、資金、項目,要敢問、敢點、敢糾、敢管,防止小問題釀成大錯誤。執紀要嚴,保持查辦的高壓態勢,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讓監督真正“長牙帶電”,使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問責要準,問責既要對事,也要對人,要問到具體人頭上。問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憐憫之心,要“較真”“叫板”,發揮震懾效應。
十是著力解決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總書記強調,有權必有責,權責要對等。扶貧項目資金,絕大部分是從行業主管部門下達的,這些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定位,建立完善自查、抽查、審計、評估、行業指導和社會監督并重的工作機制,加強項目的前期工作、建設管理、資金使用、質量安全、工程驗收、運行維護等環節的監管,切實擦亮監管“探頭”,既要建好項目,更要發揮績效。
抓好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既是責任書,也是“軍令狀”,要提高站位,精準推動,向黨中央和全縣人民按時保質交上一份高質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