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云陽網訊(實習生 洪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3月15日,云陽縣農壩小學舉行了“家鄉最親,云陽最美”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共計169名學生來到了云陽龍缸、張飛廟、博物館等地,了解家鄉人文歷史,欣賞家鄉大好山河,在旅行中學習,讓學習和實踐有機結合。
“龍缸原來是因為巖溶塌陷和溶蝕作用而形成的巨大深坑啊!”“張飛生前可真勇猛!”“家鄉的鹽文化真是源遠流長啊!”學生們走過了龍缸、張飛廟、博物館、文化館、非遺館等地,家鄉悠久的歷史文化、美不勝收的風景,讓學生們發出了陣陣驚嘆。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旅行活動讓自己收獲滿滿。
該校負責人稱,此次研學旅行讓孩子們學會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親近了自然,接觸了喀斯特地貌,培養了觀察和探究能力,開闊了眼界,挑戰了自我,并且還學會了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文明有序,善于分享,收獲頗多。該負責人表示,教育需要實踐,成長需要體驗,學校會繼續開展此類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游”中“學”,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由云陽縣大師兄戶外拓展運動有限公司承辦,該公司主要致力于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組織策劃。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機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