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陽網訊(實習生 鄭紅均 洪琳)3月11日,就如何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 蔈草鎮黨委書記李文峰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當前,全縣上下都在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市委陳敏爾書記座談會講話和調研指示精神,蔈草鎮黨委在工作中是如何結合實際,找準定位來貫徹落實的呢?
李文峰介紹,蔈草鎮以“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貫徹落實的切入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李文峰說,截至目前,蔈草鎮已脫貧659戶272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8%;產業發展也在逐步興旺;基礎設施方面,三年來,全鎮硬化村級道路100.214公里,組級道路45公里,新修泥結碎石路5.96公里,硬化機耕道6.96公里,新修泥結碎石機耕道9.3公里,新修人行便道53.4公里;整修山坪塘113口;建設人飲池87口,新安裝飲水管道15.2萬米,新建通訊基站5個,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文峰說,下一步,蔈草鎮將持續開展學習討論活動,從如何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如何推進鄉村振興等專題入手廣泛開展學習討論,促進思想大開放,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細化發展措施,為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理清方向和思路。持續保護好“綠水青山”不放松,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嚴守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加強國土資源保護,大力開展禁養區畜禽規模養殖場,全面落實河長制,持續深化農村垃圾治理等措施,推動群眾生活方式綠色化。堅持“靠山吃山”謀求高質量發展不放,蔈草鎮雖然“山多水少”“林多地少”,但是國土面積高低海拔各占一半,山林、海拔就是資源優勢,交通便利,外圍發展環境良好,要轉變發展觀念,謀求錯位發展,激發后發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邊遠、高寒鄉鎮,蔈草鎮如何“靠山吃山”?李文峰表示,要全力培育好農業主導產業。通過股權化改革動員村集體和村民參與龍缸茶葉和蔈草牛肉干兩家企業發展,引進市場業主和社會資本推進農業組織化、市場化發展,持續著力做好雪梨、花椒等脫貧攻堅千畝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油茶等布局廣、可輪作、收益高的高效農業。著力培育一批農產品品牌。培育注冊品牌商標是推進產品向商品轉換的關鍵環節,力爭在3年內培育形成10個農旅產品商標,維護好龍缸茶葉和蔈草牛肉干兩個品牌,著力恢復“歧陽糧倉”大米品牌,做好護好“大吉大梨”“歧陽雪梨”兩個梨子品牌,進一步挖掘做靚“蔈草全牛宴”餐飲品牌,注冊“蔈草源”電商產品品牌,加強產品推廣力度。發力做好鄉村旅游大文章。在2019年策劃舉辦旅游節慶,以此帶活、盤活、活躍旅游發展氛圍,同時抓好休閑體驗游主要節點打造,利用好蔈草海拔高、氣候涼爽等優勢條件,打造好夏季休閑避暑游、冬季賞雪游、蔬果采摘游等,力爭在3年內打造10個休閑體驗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