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化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基礎,機制化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動力,政策化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保障
● 前提是對標對表黨中央和總書記對重慶的發展要求,重點是抓主要矛盾,抓手是保證支柱產業企穩向好
● 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經濟管經濟,要以更強的使命抓好實體經濟發展,要以更大的責任抓好風險管控
● 必須強化專業思維,提高專業素質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為全年經濟工作發展謀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勾勒了重點、增添了措施,現在關鍵是要抓好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好落實,我們的事業就能充滿生機;不抓落實,再好的藍圖也是空中樓閣。能否做到狠抓落實,是否善于狠抓落實,這是衡量領導干部作風、能力、水平的重要標志”。會不會落實、能不能落實、落不落實得好,是衡量領導干部的試金石,也是事業成敗的分水嶺。如何抓好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強調提出,“更加注重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在實干中戰勝困難,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堅定前行”,這為我們抓好落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一、堅持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抓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重要體現
項目化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基礎。經濟工作中,任務的恰當分解落實是能力和水平的直接體現,而不少經濟任務一經分解落地就形成各類項目。目前,重慶市無論是近期穩增長,還是長期轉方式調結構,都要始終把重大產業項目作為全局工作的“牛鼻子”,以重大產業項目的突破引領全局工作的突破,以產業項目工作的領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領先。抓好項目化落實,絕非“按下開始鍵后等結果”,而是要積極謀劃一批生成速度快、關聯度高、產業鏈條長、帶動效益顯著的大項目、好項目,做實招商引資,做實項目前期,做實項目落地,做實項目載體,做實瓶頸破解,切實從項目推進的各環節、全過程入手,推動項目建設加速提質增效。以此為基礎,更大程度創優營商環境保項目,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努力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激發民間投資與外來投資活力,不斷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可能變為現實,把現實變成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機制化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動力。從方法論的角度看,機制化落實要求必須搞明白事物運動的四個方面,即事物變化的內在原因及其規律、外部因素的作用方式、外部因素對事物變化的影響、事物變化的表現形態。經濟運行中,形式表現千變萬化,內容要素盤根錯節,如果不能弄清楚經濟工作內部的結構關系、運行方式和外部的環境生態、相互關聯,必然會茫然不知所措。機制化落實就是要找到經濟運行各環節各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和運行特點,在對經濟工作規律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應對方案,再把經實踐檢驗證明有效的、較為固定的方法方式系統化理論化,總結提煉出抓經濟工作的規則屬性,從而解決抓經濟工作要抓什么、該怎么抓的問題,為經濟矛盾怎么應對、市場活力如何激發繪出了清晰的路徑圖。當前,全市上下正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謀劃實施“三大攻堅戰”和“八項行動計劃”,只要我們按照市委部署和要求,保持定力、增強信心、積極探索,找出其形式上的聯系機制、內在要素的運行機制、形式與內容之間的交互作用機制,把握住工作的目標實現機制,一體推進,協同發力,就必然能夠有效落實。
政策化落實是善于抓落實的保障。堅持政策化落實,必須突出抓好政策的制定和策略的謀劃。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強調過,“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沒有全般的策略觀點與政策觀點,中國革命是永遠不能勝利的”“只有黨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中國革命才有勝利的可能”。在抓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政策和策略具有同樣的重大作用。近幾年來,僅僅關于促進企業發展方面,重慶市就制定了150多個涉企文件。但事實表明,有一些政策重制定、輕落實,不配套、難落實,執行中走樣打折,企業的獲得感并不充分。各部門必須以此為戒,切實加強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實,解決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問題,強化政策制定前的調查研究,政策執行中的執行反饋,加強政策執行落實的第三方評估,及時修正政策落實中的偏差,切實增強經濟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抓好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必須對標對表,突出重點
抓好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前提是對標對表黨中央和總書記對重慶的發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反復強調,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皟牲c”定位、“兩地”“兩高”目標要求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扎實”要求已經成為了重慶各項工作的總遵循,成為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和最強音,全面貫穿于重慶經濟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在宏觀經濟形勢“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情況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三個關鍵詞和鄉村振興、城市提升兩大基本面,緊扣“三大攻堅戰”“八項行動計劃”,讓既定的行動綱領、戰略決策、工作部署兌現,努力推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重慶如此清晰的發展思路,是主動對標對表中央決策部署的結果,是牢牢把握經濟發展規律的結果,是不斷深化市情認識的結果。
抓好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的思路方法,重點是抓主要矛盾,實現差異化高質量發展。作為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的直轄市,把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結合起來是一篇大文章。區縣是全市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地理單元,由于資源稟賦不同、區位條件不同、發展基礎不同,在變化的經濟大環境下,其經濟發展走勢深度分化,出現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現象。在全市經濟發展方針政策大方向已定的情況下,市委鼓勵支持各區縣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充分發揮本地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明確發展路徑,優選強項,挖掘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實現差異化高質量發展。各區縣在發展的進程中,不僅要著眼于城鎮,而且要把鄉村振興抓牢抓好抓實。要以“結構優化、鏈條完整、功能齊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業功能性衍生性產業提檔升級。以“組織靈活、供給有效、地域特色”思路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建設適應市場消費升級的生產組織和產品供給體系。以“戶為基礎、股份經營、服務托管”思路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以“三權”促“三變”,發揮農民集體經濟在農業股份經營中的引領作用,打通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社會化服務供給不足的瓶頸。
抓好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的思路方法,抓手是保證支柱產業企穩向好。任何區域經濟的平穩運行,都必須要保證重點產業、重點行業不出大的問題。從全市看,汽車、電子信息兩大產業工業增加值占據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半壁江山”,這兩大關鍵產業穩住了,全市經濟的基本盤就穩住了。重慶市政府常務會議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制造基地的目標,通過了《重慶市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重慶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重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三個文件。2017年全市汽車制造業研發經費占到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的37.6%,力度較大,帶來了很大希望。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重慶市出臺了《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智能終端生產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的通知》《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必將大幅度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有力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下一步,仍然要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推動這兩個支柱產業有效增長。
三、抓好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必須堅持真抓實干,擔當作為
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抓經濟管經濟。做好新形勢下經濟工作,最大的規律性就是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發揮掌舵領航作用。抓經濟見政治,講政治與抓經濟是有機統一的,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營造良好發展局面是一致的。全市各級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跟市委步伐,切實增強戰略謀劃力和戰役執行力,把經濟工作做到更好。只有提高政治站位抓經濟工作,才是對真抓實干擔當作為的最優注解,才能保證重慶經濟發展思想上的堅定統一、思路上的一以貫之。
要以更強的使命抓好實體經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實體經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工業經濟是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一直以來,重慶的發展優勢就在工業,但當前最大的困難也在工業。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深入研判,打好主動仗,點面結合做大做實做強全市的工業經濟,明確提出了把發展工業經濟和現代服務業擺在突出位置,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切實把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抓好抓實,促使其穩產促銷,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培育出新的增長點。
要以更大的責任抓好風險管控。經濟風險總是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而疊加出現,越是經濟運行出現困難,越是要對經濟風險格外留心在意。首先要重點做好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維護政府信用,進一步規范各級政府舉債融資行為,抑制不合理的融資沖動,有效防范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切實化存量、控增量,把可能引起經濟波動、產生系統性風險的苗頭扼殺于萌芽狀態。其次注重防范龍頭企業的經營風險特別是流動性風險,促進企業穩定運行。全市金融業發展態勢較好,但必須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機制,整合運用金融風險防控手段,把重大金融風險化解于無形。全市房地產發展較為平穩,但必須牢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以良好的工作機制引導房地產市場預期、維護好市場秩序。最后注重防范各種社會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強化旅游、建筑、環衛、交通等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安全生產責任,防范群體性事件和各類突發事件,為經濟發展創造出穩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四、抓好項目化機制化政策化落實,必須強化專業思維,提高專業素質
最根本的是選對未來發展的路子。路子對了,距離就不再遙遠。市委一再申明,堅決不能因經濟形勢不好、發展壓力大而一著急就走老路、走邪路,搞低水平粗放發展是老路,搞假冒偽劣搞數字游戲是邪路,我們面前只有一條正確的路,就是高質量新發展的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專業思維專業素質和專業眼光,充分認識到破除原有經濟發展的路徑依賴,意義重大。2018年以來,全市高質量發展勢頭日趨強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電子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成為帶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大數據智能化蓬勃興起,成功召開首屆智博會就簽約501個重大項目;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向往正在逐步實現,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蹄疾步穩,綠水青山帶來了更多的金山銀山。現實表明,高質量發展這個目標,這條路子是完全正確的,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把相關政策不斷轉化為發展的紅利。
最基本的是找準未來發展的手段。重慶與全國一樣,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一段時期以來,重慶堅持把“三去一補一降”推向縱深,成效較好,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改革激發的內生發展動力不斷顯現,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國企改革推進明顯,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日見成效,全方位加強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大通道建設,多式聯運班列日漸增多,自由貿易區建設快速推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平穩發展。各級領導干部強化經濟思維,自覺運用經濟規律辦事,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繼續堅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業績。
最見效的是激發比較優勢。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已經成為了重慶經濟發展新的比較優勢。在成功舉辦首屆智博會后,智博會已經永久落戶重慶,這極大堅定了重慶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戰略的信心和勇氣,必然會促進我市傳統工業“主動轉、加快轉、全力轉”上先發一招、快人一步。市委市政府對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謀定了方向、設計了路徑。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最大化發揮本地的比較優勢,運用大數據智能化加速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和一大批智能園區,推廣建設數字工廠和數字車間,不斷推動我市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提升,從而把產業和產品在價值鏈中的位置得以飛躍。另外,在現有基礎上,加快布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物聯網等智能產業,不斷培育出經濟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 孫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