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在江口鎮龍王村的山林中,不時看到樹林下“溜達”的野豬,一頭頭健碩可愛的家伙在林間撒歡覓食、嬉戲奔跑,讓人很難相信這里是一個大型養豬場中,豬樹相伴,和諧共生。這就是江口鎮龍王村華榮野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場景。
近日,記者來到江口鎮龍王村十組村民施敬云的養豬場,施敬云告訴記者,龍王村遠離城市的污染和喧囂,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的純凈,是野豬養殖的絕佳場所。
“打工不是長久計”
施敬云是龍王村土生土長的村民,在村里,群眾都夸他是個干事創業的“能人”。不僅因為他自己這幾年靠養豬脫貧致富了,更因為他帶動村民建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讓入社的貧困群眾脫了貧致了富。
提及自己創業脫貧致富的經歷,43歲的施敬云感慨萬千。與許多農村小伙一樣,他也有著在外務工10余年的經歷。16歲的他跟著老鄉去了上海、江蘇等地打工。打工時間雖長,卻沒有存款,家里還有父母及年幼的孩子,因病因學致貧。隨著沿海城市大部分企業的轉型,打工的路子越來越窄。
“打工不是長久之計,且掙錢也不多。”數著手里的血汗錢,施敬云開始思考一條適合自己更長遠的路。他不甘于現狀,決定回家自己創業,自謀出路,甩掉貧困“窮帽子”。
回到家鄉后的施敬云,苦苦尋找創業項目。有一天,他在電視上看到一則養殖野豬致富的消息,頓時,他眼前一亮,覺得自己老家的條件很適合這個項目,經過多次市場調查,他發現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豬肉占市場所有肉類的75%左右,且需求量很大。但養殖家豬的價值太普通,于是,他決定養殖價值高的野豬。這番事業一干就是4年,4年的養豬過程,施敬云嘗盡了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