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0日,云陽縣外郎鄉黨委書記任緒鋒就如何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的指示精神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外郎鄉農業產業發展有聲有色,是有名的花椒之鄉、核桃之鄉、蠶桑之鄉,那么外郎鄉是如何促進產業發展并讓農戶受益?任緒鋒說,外郎鄉通過思想引導、完善項目配套、適時解難題三方面舉措對落地產業提供優質服務,又以土地租金鏈接失地農戶、引導業主盡量雇傭本地農民工和政府性投資項目,以固定分紅的方式讓落地產業鏈接當地農戶、貧困戶,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又讓農民得到實惠。
如何處理好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任緒鋒說,為保護好外郎鄉的“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外郎鄉永久關停了一批礦山、養殖場,并實施污垃工程,建成投用日處理350噸的污水處理廠,開展場鎮及居民點的常態化保潔,構建了覆蓋全鄉的垃圾定期清運系統,與此同時,還變“招商引資”為“選商引智”,堅持做到“三個不要”,即:高污染的產業不要,高能耗的產業不要,破壞植被、破壞生態的產業不要,成功將一些落后、劣質、低端產業拒之門外,堅決守護外郎鄉的秀美山川。
下一步,就振興鄉村、振興外郎,外郎鄉將有哪些舉措?任緒鋒說,市委陳敏爾書記到云陽等地調研、座談后指出,要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兩者有機統一。陳敏爾書記的指示,明確了鄉村振興的方向、路徑和目標,非常切合云陽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我們將嚴格按照縣委的要求,扎實開展大學習、大宣講、大謀劃、大落實“四大行動”。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外郎實際,從七個方面再發力:一是強化人才支撐,在加強基層建設上再發力。加強“在鄉”人才的培訓,吸引“返鄉”人才創業、創新,并借村級換屆之機,完善鄉村治理體系。二是搶抓政策機遇,在提升鄉村形象上再發力。優化“生產、生活、生態”布局,把集鎮當客廳打造,適度拓展休閑空間,突出農村田園風貌和環境整治,大力改善人居環境。三是爭取上級投入,在改進基礎條件上再發力。以農村“五大件”建設為主抓手,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水、電、路、訊、房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大投入。四是深化脫貧攻堅,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再發力。兼顧貧困戶與非貧困戶、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走最遠、訪最貧,在增強困難群眾造血功能、強化內生動力上想辦法。五是推進農村改革,在發展特效產業上再發力。鞏固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重點在延伸產業鏈條、注重品牌建設營銷和探索農村“三變”改革上下功夫。六是開展平安建設,在促進和諧穩定上再發力。加強日常安全監管,重點整治各種亂相、亂點,注重用德治、法治、自治手段實現鄉風、民風、家風轉變。七是大力招商引資,在招大商選好商上再發力。工商資本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我們將重點在項目策劃、包裝、推介上下功夫,為落地項目落實好“1+1”“X+1”的保姆式服務。
(實習生 彭博)